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Hp是诱发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诱发因素,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因素,且是胃癌的危险因子。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窄带成像技术(NBI)越来越成熟,NBI结合放大内镜可观察到胃黏膜微细结构和血管图像,窄带成像则被称为电子染色镜,通过对比度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在不做活组织检查(活检)情况下可预示Hp感染,既减少了创伤性又节省了费用,使NBI下观察胃黏膜的改变诊断Hp成为可能[1]。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至2017年在我院就医有上消化道症状,同时进行普通电子胃镜及放大内镜应用NBI检查的患者,共130例,排除近期有不规则使用抗生素、铋剂、PPI等病史患者,其中男75例、女55例,年龄(50.6±14.3)岁,对以上130例患者以改良Giemsa染色组织切片、14C尿素呼气试验、取胃黏膜活组织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
二、方法1.NBI检查器械与方法
操作由消化内科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内镜医师进行,采用放大内镜应用NBI检查患者,依次转换放大及NBI模式观察胃体下部集合小静脉形态,观察以上3种检测方法均阳性的患者存在Hp感染时胃体下部集合小静脉形态改变。
2.标准
对130例测试者行内镜检查前先予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后予普通内镜模式检查,并同时在胃窦部取胃黏膜组织2块,完成胃黏膜活组织快速尿素酶法检测、改良Giemsa染色组织切片试验检测Hp,对以上3种检测方法均为阳性患者,作为检测“金标准”,考虑存在Hp感染,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5月井冈山全国慢性胃炎探讨会共识意见[2]。继而评价使用NBI结合放大内镜的诊断价值。
参考Nakagawa等胃体下部集合小静脉形态分型标准:R型为规则型,其小静脉直径在0.4 ~ 0.5 mm,且有2 ~ 3级分支,为蜘蛛样或水母样的分布; I型为不规则型,为可见集合静脉且形态不规则,数量少,边缘模糊; D型为无集合静脉出现[3]。
三、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NBI结合放大内镜检测结果与Hp关系130例患者行金标准诊断阳性共79例,35例为阴性,其余16例金标准诊断为阴性但部分检查结果为阳性患者中,经过NBI结合放大内镜检测确定胃黏膜病变共11例。金标准阳性患者,I型和D型感染率高于R型; 金标准阴性患者,I型和D型感染率低于R型,P均 < 0.05;即I型和D型与金标准符合率较高,见表 1。
采用NBI联合放大内镜检测Hp感染的胃黏膜表现为集合小静脉模糊、混乱或消失,胃小凹稀疏、粗大,开口扩张发红,结果见图 1。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是主要诱发消化性溃疡的因素,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因素,人们一直在探索是否在内镜直视下正确地诊断慢性胃炎,尤其是能否直接发现Hp感染等的存在,近年来内镜成像技术得到飞快的发展,放大内镜及NBI可以观察黏膜的细微结构变化,为诊断Hp感染提供帮助,至今检测Hp的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根据取材是否需要内镜可分为非侵入性诊断及侵入性诊断两大类,前者利用血清学方法或用核素标志的尿素呼气试验来做Hp检测,可避免患者行电子胃镜检查等痛苦,但不能获得胃十二指肠形态学的诊断,后者需行电子胃镜检查,取胃黏膜活检,但易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因消毒不严引起HBV、HIV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4-6]。
NBI是近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内镜技术,NBI系统具有普通电子胃镜和NBI技术2种工作模式,并允许2种模式之间的快速转换,操作简单。NBI与放大内镜技术相互结合,对黏膜微血管和腺管结构形态的显示和观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能够利用滤光器过滤内镜光源普通白光光波中管带光谱,有利于观察黏膜表层结构、毛细血管形态结构,因而NBI能够对黏膜病变微血管和浅表结构生成非常清晰的图像[7-8]。总而言之,NBI相比较其他变革性新技术,以操作简便、图像直观、设备通用性好等优点,在消化内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易于被临床工作者接受与开展[9]。
本研究130例患者行放大内镜下应用NBI检查后,参考Nakagawa等分型标准得出D型和I型的Hp感染情况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明显高于R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随着NBI越来越成熟,NBI联合放大内镜检测Hp通过观察胃黏膜微细改变诊断Hp将成为可能。
[1] |
周晓永, 李亚其, 李修岭, 杨玉秀, 王修齐, 杨惠. NBI在判断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中的作用. 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24): 48-49. DOI: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3.24.020 |
[2]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 胃肠病学, 2000, 5(2): 77-79. DOI:10.3969/j.issn.1008-7125.2000.02.002 |
[3] |
Nakagawa S, Kato M, Shimizu Y, Nakagawa M, Yamamoto J, Luis PA, Kodaira J, Kawarasaki M, Takeda H, Sugiyama T, Asaka M.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pathologic gastritis and mucosal microvascularity: observations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 Gastrointest Endosc, 2003, 58(1): 71-75. DOI:10.1067/mge.2003.316 |
[4] |
刘欣, 张晓敏, 张军, 刘冬, 刘亚萍.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对慢性胃炎诊断价值的探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3, 34(4): 516-519. DOI:10.3969/j.issn.1671-8259.2013.04.023 |
[5] |
刘海峰. 放大胃镜和FICE技术在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武警医学, 2007, 18(12): 939-942. DOI:10.3969/j.issn.1004-3594.2007.12.024 |
[6] |
郜茜, 安金霞, 李源化, 罗云, 罗朋立. 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血氨、胃氨关系探讨. 新医学, 2010, 41(9): 599-601. DOI:10.3969/j.issn.0253-9802.2010.09.014 |
[7] |
戈之铮, 李为光. 放大内镜及窄带成像技术在慢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7, 12(1): 23-27. DOI:10.3969/j.issn.1672-2159.2007.01.008 |
[8] |
Gono K, Obi T, Yamaguchi M, Ohyama N, Machida H, Sano Y, Yoshida S, Hamamoto Y, Endo T. Appearance of enhanced tissue features in narrow-band endoscopic imaging. J Biomed Opt, 2004, 9(3): 568-577. DOI:10.1117/1.1695563 |
[9] |
Pohl J, May A, Rabenstein T, Pech O, Nguyen-Tat M, Fissler-Eckhoff A, Ell C. Comparison of computed virtual chromoendoscopy and conventional chromoendoscopy with acetic acid for detection of neoplasia in Barrett's esophagus. Endoscopy, 2007, 39(7): 594-598. DOI:10.1055/s-2007-966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