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39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8-10-10
  

  • 全选
    |
    查房选录
  • 宋保平;岳志江
    . 2008, 39(10): 6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验证
  • . 2008, 39(10): 6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述评
  • 窦晓光;丁 阳
    . 2008, 39(10): 6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实践荟萃
  • 刘晓丽;何宝兰
    . 2008, 39(10): 6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述评
  • 夏之柏;黄正松
    . 2008, 39(10): 6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是一种较少见的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诊断较困难,一般采用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总体治疗效果较差。近20年来PCNSL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为提高对其的认识,该文对相关的内容作一介绍。
  • 论著
  • 熊英琼;王朝东;谢旭芳;曹文峰;张昆南;吴晓牧
    . 2008, 39(10): 6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多发性硬化组)、22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视神经脊髓炎组)及36名健康对照人(对照组)外周血中的CD4+CD25+CD127lowTreg,采用Flowjo流式细胞数据分析软件V7.2.4分析CD4+CD25+CD127lowTreg在CD4+T细胞中所占的比例,比较3组的差异。结果:多发性硬化组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 T细胞的(4.0±1.6)%;视神经脊髓炎组相应为(3.0±0.5)%,对照组相应为(6.5±1.3)%,前2组患者的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水平下降,这可能与该类疾病的发生有关。
  • 廖山婴;王启仪;陈惠新
    . 2008, 39(10): 6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1,TGF-?1)水平与肝纤维化、HBV DNA载量的关系。方法:检测116例慢乙肝(慢乙肝组)患者和6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TGF-?1、4项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以及HBV DNA载量,并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乙肝组的血清TGF-?1水平、4项肝纤维化指标升高,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慢乙肝患者的TGF-?1水平及4项肝纤维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上述指标的增高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且TGF-?1与4项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9、0.586、0.622、0.618,均为P<0.01)。慢乙肝患者的TGF-?1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正比。结论:慢乙肝患者血清TGF-?1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肝纤维化指标及HBV DNA载量呈正比,检测慢乙肝患者的血清TGF-?1水平有助于判断其肝纤维化程度和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
  • 郑 磊;孙晓非;甄子俊;夏 奕;凌家瑜;罗文标;林 慧
    . 2008, 39(10): 6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e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血清NSE水平与病情变化的关系,NSE与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50例初诊患者的血清NSE水平高,为18~370(271)μg/L,治疗有效时血清NS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为9~137(19)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的17例于复发时血清NSE水平再次升高。Ⅲ期和Ⅳ期患者血清NSE水平分别为18~370(84)μg/L和49~370(303)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与LDH呈正相关(r=0.593,P<0.01)。结论:NSE与肿瘤分期、疗效和复发有关,有可能反映肿瘤负荷,提示其可作为监测神经母细胞瘤的疗效与复发的辅助性指标。
  • 张小玲;刘跃梅;黄俊云;廖长风
    . 2008, 39(10): 6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meffei,PSM)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收治的2例PS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与结论:2例均以反复发热、病情进行性加重、抗感染治疗无效转入我院,以肝肿大、脾肿大、双下肢水肿、贫血、白细胞增多、肝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血培养均检出马尔尼菲青霉菌,其中1例骨髓送检标本检出孢子。2例均在入院后2 d内病情加重、出现MODS,抢救无效死亡。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展迅速,预后较差。临床医务人员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尽早作出准确的诊断,以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改善患儿预后。
  • 田文平;辛维藩;张冠新
    . 2008, 39(10): 6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泡球蚴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1例泡球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1例中青藏高原寒冷牧区藏族牧民81例,占80.2%。101例患者均有长期与牛、羊、狗、猫及狐狸接触史。肝区疼痛、肝区扪及肿块、轻度腹胀者占88.1%,右上腹扪及软骨硬度的凹凸不平的实性包块占85.1%。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包虫囊液皮内试验、间接血凝法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8%、89%。B超、CT、X线肝区平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92%、20.7%。27例予根治性半肝或根治性病变切除,随访5~30年未发现复发。52例予非根治性半肝或病灶大部分切除术,随访2~3年,复发30例,死亡8例。22例病情严重不宜手术者予药物治疗,死亡19例。本组病死率为26.7%(27/101)。结论:对来自寒冷牧区,有长期与牛、羊、狗、猫及狐狸的接触史,肝脏有坚硬如软骨、表面凹凸不平的实性肿块的患者,应警惕泡球蚴病,予相应的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早行根治性切除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李海翩;陈谨萍;张金桃;罗佩谊
    . 2008, 39(10): 6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小儿卡波西水痘样疹(Kaposi varicelliform eruption,KVE)的临床特征,以及联合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75例KVE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和结论:基础疾病以婴儿湿疹所占比例最多(61%)。有单纯疱疹接触史28例(37%)。所有患儿头面部、颈部、胸部、躯干部或四肢有密集水疱,疱顶见脐凹,病毒分离培养单纯疱疹病毒均阳性。阿昔洛韦组(30例)采用阿昔洛韦2.5 mg/(kg·d)加入生理氯化钠中静脉滴注,连续用药7 d;联合治疗组(45例)除予阿昔洛韦外(用法同前),加用人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2.5 g/d 静脉滴注5 d。联合治疗组的新发皮疹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皮疹结痂时间均短于阿昔洛韦组(P<0.05~0.01),随访1~6个月,2组患儿均无再发。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提示上述联合用药方法有利于控制病情,疗效较佳。
  • 韦永强
    . 2008, 39(10): 6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桡动脉径路PCI后使用TR Band止血气囊压迫穿刺部位的适宜止血时间。方法:325例桡动脉径路PCI术后的患者,使用TR Band止血气囊对桡动脉进行压迫止血。按止血时间不同分为2 h组(177例)和4 h组(148例),比较2组术后出血、血肿及压迫止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 h组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肢体远端紫绀、麻木,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4 h组少(P <0.05~0.01)。结论:TR Band止血气囊用于桡动脉径路PCI术后桡动脉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时间宜定为2 h。
  • 刘向红;李广生;曾祥俊
    . 2008, 39(10): 6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C-BPPV)的疗效。方法:单侧PC-BPPV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倍他司汀组61例、改良Epley复位法组63例及联合组62例。倍他司汀组给予倍他司汀每次6 mg,每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改良Epley复位法组在就诊当日视患者耐受程度及病情缓解情况给予改良Epley手法复位1~3次。联合组的手法复位同改良Epley复位法组,在此基础加服倍他司汀,用法同倍他司汀组。比较3组治疗第3、7、30日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治疗第30日有效病例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后第6个月及第12个月复发率。结果:改良Epley复位法组及联合组在第3、7日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倍他司汀组(均为P﹤0.01),联合组治疗第3日的疗效优于另2组,但3组第30日的疗效相当。倍他司汀组和联合组在第6个月时复发率均低于改良Epley复位法组(P﹤0.05),但3组第12个月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起效快、短期复发率低。
  • 胡建国;陈胜辉
    . 2008, 39(10): 6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人体性行为模拟技术用于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予口服西地那非及氟西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人体性行为模拟技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组患者及其配偶或性伴侣的性生活满意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患者和其配偶或性伴侣的性生活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但治疗组的双方满意度更高(均为P<0.01)。结论:人体性行为模拟技术用于治疗早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钟 珊;李 莉
    . 2008, 39(10): 6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钕:钇铝石榴石(neodymium:yttrium aluminum garnet,Nd:YAG)激光开罐式后囊膜切开术对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89例后发性白内障患者(共98眼),在无需散瞳、无需麻醉及安置接触镜的情况下,根据后囊混浊程度选用不同能量,行Nd:YAG激光开罐式后囊膜切开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1次成功92 眼(94%),2次成功6眼(6%)。术后94眼(96%)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矫正视力0.1~0.4 21眼(21%);0.5~1.0 73眼(74%)。并发症主要为人工晶状体后表面损伤,共12眼(12%)。结论:采用Nd:YAG激光开罐式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手术成功率高,患者视力改善明显,术后并发症少。
  • 论文验证
  • 崔玉玲1;赵茹会1;孙 杰2
    . 2008, 39(10): 6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吕 燕;岳红梅;刘 静
    . 2008, 39(10): 6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将30例确诊为OSAHS患者设为观察组,30例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与之相匹配的门诊非OSAHS患者设为对照组。2组均做多导睡眠图 (polysomnography,PSG)检查,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中NF-κB亚基p65及其下游产物ICAM-1的表达率;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分析观察组治疗前NF-κB亚基p65及ICAM-1与PSG检测指标的关系。观察组接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NF-κB亚基p65及ICAM-1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SaO2低于0.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SaO2下降幅度超过4%的次数均较高,NF-κB亚基p65及ICAM-1的表达率也较高(均为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NF-κB亚基p65、ICAM-1表达水平与上述3项PSG指标呈正相关(均为P﹤0.01);观察组20例患者完成1个月的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后NF-κB亚基p65以及ICAM-1水平均明显下降(均为P﹤0.01)。结论:OSAH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亚基p65及ICAM-1的表达显著增高,说明其可能参与OSAHS的病理生理过程。
  • 郭桂香;朱世津;徐 平;马加林
    . 2008, 39(10): 6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下接受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16例脑梗死患者按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10例)及对照组(206例)。治疗组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下接受综合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保护脑细胞、预防并发症、稳定血压等,而对照组仅采用综合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2.4%比67.0%,P<0.05)。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指标巴氏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抑郁与焦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病人及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0.01),而2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下的综合治疗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且不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
  • 李益清;尹松梅;聂大年;王秀菊;谢双锋;马丽萍;吴裕丹
    . 2008, 39(10): 6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获得性血友病甲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例获得性血友病甲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与结论: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表现为自发性广泛皮下出血及软组织血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明显延长且不能被正常血浆纠正,血浆凝血因子Ⅷ凝血活性部分(factor Ⅷ coagulant activity,FⅧ :C)活性下降,抗FⅧ抗体滴度升高,予输注FⅧ浓缩制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人血丙种球蛋白后出血控制。获得性血友病甲可致严重出血,及早诊断、及早控制出血、及时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清除FⅧ:C抗体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 王春灵
    . 2008, 39(10): 6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59例IT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59例ITP患儿以年龄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多见(63%);其临床表现单一,均表现为皮肤密集针尖样出血点;发病前有感染和(或)预防接种史47例(80%);均有血小板减少,25×109/L以下34例,占58%;行血小板抗体检查40例,正常9例(22%),升高31例(78%),其中血小板相关抗体IgG升高23例(58%);微小病毒B19抗体阳性26例。治疗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患儿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预后较好。
  • 涂 文;单梓南
    . 2008, 39(10): 6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碧蓝糊剂根管充填术和变异干髓术治疗磨牙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牙髓炎和根尖周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4例,对同一磨牙的不同根管根据其具体形态碧兰根充糊剂根管充填术及变异干髓术治疗;对照组122例,对同一磨牙的所有根管均予变异干髓术治疗。于术后2年复查,比较2组的成功率。结果:治疗组的成功率为89.6%(120/134),对照组则为73.8%(90/1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碧兰根充糊剂根管充填术和变异干髓术联用对磨牙牙髓炎、根尖周炎有良好的疗效。
  • 唐丽平
    . 2008, 39(10): 6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羊水过多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以137例羊水过多孕妇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559名羊水量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记录观察组的妊娠结局,包括剖宫产率,新生儿的性别比例、胎儿畸形以及巨大胎儿的发生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44.5%,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17.4%。观察组分娩新生儿146名,其中女性81名(55.5%),胎儿畸形16例(11.0%,其中羊水过多发生于孕30周以前12例),双胎9例(12.3%),巨大胎儿36例(24.7%,其羊水过多均发生于孕30周以后)。对照组分娩新生儿560名,其中女性251名(44.8%);无发生胎儿畸形,双胎1例,巨大胎儿30例(5.4%)。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女性比例、胎儿畸形及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0.01)。结论:羊水过多与胎儿畸形、巨大胎儿及胎儿性别有关,孕妇在孕30周以前出现羊水过多应高度警惕胎儿畸形,而在孕30周以后出现羊水过多应考虑巨大胎儿,并进一步行相关检查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胎儿预后。
  • 李燕妮;黄守国;王爱丽;云红叶;林丽香;林 玲
    . 2008, 39(10): 6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3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扩张宫颈等临床效果。方法:400例有手术适应证且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分为4组,每组100例。其中A组予利多卡因行子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B组予丙泊酚行静脉注射麻醉;C组予哌替啶与异丙嗪联合静脉注射麻醉;D组不采取任何麻醉措施。比较4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疼痛程度、宫颈松弛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0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4组的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从低至高依次为B组、C组、A组、D组,B组达到100%显效。A、C组的宫颈松弛率均明显高于B、D组(均为P<0.01),而B组的宫颈松弛率高于D组(P<0.05)。A组、B组、C组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均比D组低(均为P<0.05)。A组发生子宫穿孔1例(1%),吸宫不全2例(2%);D组发生子宫穿孔4例(4%),吸宫不全8例(8%)。B、C组均无发生子宫穿孔及吸宫不全。4组的术中出血超过20 mL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利多卡因、丙泊酚、哌替啶加异丙嗪的麻醉镇痛方法能明显降低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以异丙酚静脉注射镇痛效果最佳,哌替啶加异丙嗪或利多卡因对扩张宫颈的效果最好。
  • 病例报告
  • 冯 民;李继福;张 梅;陈玉国;李贵双;孔光明;由倍安
    . 2008, 39(10): 6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石成钢;洪国保;尹培达; 陈珠江;唐 骅
    . 2008, 39(10): 6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误诊分析
  • 刘伦翠;卢 林;高俊英;许秀萍
    . 2008, 39(10): 6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方法:对22例首诊误诊的P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误诊原因。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多以乏力(15例)、皮肤瘙痒(14例)等症状为首发症状,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易被误诊。疾病的复杂多变,对PBC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认真、体格检查不细致、不认真分析化验结果等是导致误诊的原因。临床医师应提高对PBC的认识,及时完善相关检查,认真分析患者各项检查结果,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 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
  • 尹魁明;肖爱玲
    . 2008, 39(10): 6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邱丽静
    . 2008, 39(10): 6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钱金根
    . 2008, 39(10): 6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急诊之窗
  • 杨绍基
    . 2008, 39(10): 6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用药
  • 伍贵富;杜志民;胡承恒
    . 2008, 39(10): 6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PCI术后血栓形成是指支架植入后,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支架植入处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的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阻塞。笔者就接受PCI围手术期的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策略作一介绍,以供临床参考。
  • 进修讲坛
  • 梁月有;张忠云
    . 2008, 39(10): 6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医生手记
  • 范天全;杨惠建;张运卫;王治国
    . 2008, 39(10): 6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讲座
  • 何政贤
    . 2008, 39(10): 6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吴梓梁

    . 2008, 39(10): 6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中西医荟萃
  • 杨 凯;巨光耀
    . 2008, 39(10): 6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佐治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35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2组均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美托洛尔50 mg/d、硝酸异山梨酯30 mg/d、洛伐他汀20 mg/d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40 mg加入5%葡萄糖250~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3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绞痛近期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供临床酌情选用。
  • 综述
  • 徐雄均;刁惠波;梁焕友
    . 2008, 39(10): 6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口腔固定义齿修复中,排龈技术对龈下边缘预备的合理设计与准确的操作是必要的,采用该技术可以获得清晰的印模,为制作精确的模型提供保证;可提高冠边缘的密合性,减少牙体预备时对牙龈组织的损伤,确保牙周的生物学宽度不受影响。该文就国内外排龈技术在口腔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状况进行综述。
  • 成志勇;薛 芳;陈维娜;杨晓阳;师佳佳;魏晓璇;潘 崚
    . 2008, 39(10): 6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MPD)是一组异质性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主要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等。该文重点介绍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在MPD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
  • 医生手记
  • 郑世明
    . 2008, 39(10): 7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