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41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0-10-10
  

  • 全选
    |
    述评
  • 张文泉;冯 勇;李贵双
    . 2010, 41(10): 6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主动脉瓣退行性变(AVD)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而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既往曾认为,该病是单纯由于年龄增加而导致的瓣膜退行性改变,但近期研究表明AVD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动脉粥样硬化在组织学特征和危险因素方面极其相似。也有证据表明ACEI及他汀类药物可以延缓甚至逆转AVD的进展。该文分析了AVD的病理学特点、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 查房选录
  • 陈叶青;周国华;周红宇
    . 2010, 41(10): 6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病历摘要
      患者男,22岁。因间歇性腹泻、黏液便、发热、消瘦1年,加重3个月于2008年4月1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隐痛,呈间歇性发作,无放射性,伴腹泻7~8次/日,为黏液便,无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伴发热,最高体温达38.5℃,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咯痰,无关节疼痛,无畏寒、发热,曾在当地医院查肠镜示:右半结肠多发溃疡,病理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类上皮增生,拟诊为:肠结核,给予三联抗结核药包括异烟肼0.3 g/d,利福喷丁0.6 g/3d,乙胺丁醇0.75 g/d治疗,症状有所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腹泻可被控制。近3个月来患者腹痛、腹泻加重,伴食欲差、乏力,无盗汗、手心与足心潮热,患者未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现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腹泻待查”收入我科。起病以来,精神、睡眠一般,食欲差,小便正常,体质量下降10 kg。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肝炎、结核、伤寒等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史及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不洁性生活史及疫区接触史,无毒物及化学品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体温36.1℃,脉搏87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00/60 mm Hg
    (1mm Hg=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一般,贫血貌,自动体位。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7次/分,心律整齐,无杂音。腹软,右中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红蛋白74 g/L,红细胞3.11×1012/L,粪常规为黄、糊状,隐血阳性。CRP 20.1 mg/L。肝功能示总蛋白40.9 g/L,白蛋白20.1 g/L,球蛋白20.8 g/L。尿常规、肾功能、血糖、血脂、乙及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核杆菌抗体、抗核抗体、血清乳酸脱氢酶、ESR、PPD、X线胸片、心电图均正常。肿瘤标志物(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CA125、糖链抗原CA199)均正常。B超检查肝、胆、脾、肾正常。胃镜示:糜烂性胃炎。结肠镜示:结肠及回肠末端弥漫性溃疡,回肠末端有环形狭窄,病灶呈节段性分布,肠结核?肿瘤?克罗恩病?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示:结肠黏膜慢性炎症,未找到干酪坏死性肉芽肿,未见癌细胞。
  • 论著
  • 侯红瑛;李 萍;彭其才;吴玲玲;范建辉
    . 2010, 41(10): 6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潜伏期与活跃期实施分娩镇痛后改行剖宫产的手术指征的差异。方法:选择足月初产妇108例,根据分娩镇痛实施时宫口开张情况分为潜伏期组(宫口<3cm)65例和活跃期组(宫口≥3 cm)43例。取同期152例未实施分娩镇痛、因试产失败改行剖宫产的产妇为对照组。记录3组产妇的剖宫产指征、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及新生儿生物物理评分。结果:潜伏期组剖宫产指征的前3位依次为活跃期停滞、胎方位异常、胎儿窘迫;活跃期组则依次为胎儿窘迫、胎方位异常、活跃期停滞。潜伏期组和活跃期产妇因胎方位异常、胎儿窘迫而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0.05),潜伏期产妇因活跃期停滞而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活跃期组及对照组(P均<0.05)。在不同时期实施分娩镇痛后改行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及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期实施分娩镇痛后改行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均为胎方位异常、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在潜伏期无法耐受产痛的产妇可尽早实施分娩镇痛,但要重视产程中发生宫缩抑制等异常情况。
  • 胡 冰;杨 洋;邹 艳;康 庄;邝思驰;罗 琳;沈 敏;单 鸿
    . 2010, 41(10): 6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MRI的磁共振波谱和扩散张量成像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较优参数。方法:对32例MS患者和32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头部磁共振波谱和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分别选取患者的脱髓鞘斑块、表现正常的脑白质(NAWM)区域和对照组相应区域测量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比值、胆碱(Cho)/Cr比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部分各向异性(FA)值,并绘制ROC曲线,分别计算其ROC曲线下的面积。结果:在脱髓鞘斑块的ROC曲线图中,NAA/Cr、Cho/Cr、ADC和FA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938、0.843、0.975和0.952,提示ADC值是诊断脱髓鞘斑块的最优参数;在NAWM的ROC曲线图中,上述4条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22、0.692、0.691和0.657,提示NAA/Cr比值是诊断NAWM存在异常的最优参数。结论:同时应用磁共振波谱和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并定量测量其参数值,可以全面评价MS的脱髓鞘斑块和NAWM病变,将会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 王德娟;邱剑光;司徒杰;方友强;罗健斌;高 新
    . 2010, 41(10): 6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121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73例(A组),采用18G套管针经二孔腹腔镜辅助腹膜外疝囊高位环扎术48例(B组), 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3.9%,B组无并发症发生。B组术中发现对侧存在开放鞘状突18例(38%),同时行对侧开放鞘状突高位结扎。单侧手术时间、术后24 h内出院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均无复发、睾丸萎缩、肠黏连等。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较开放手术在对侧开放鞘状突处理方面更具优势。
  • 郅 敏;姚嘉茵;鲁 义;李初俊
    . 2010, 41(10): 6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基因及其下游基因表达、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探讨水飞蓟宾防治NAFLD的可能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水飞蓟宾组,并以正常大鼠为空白对照组。6周后用荧光偏振法检测肝脏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变化,RT-PCR法检测大鼠血清PPAR-α、PPAR-γ及其下游基因包括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LCAD)、脂酰辅酶A氧化酶(AOX)和细胞色素P450A1酶(CYP450A1)、脂联素、脂联素受体(AdipoR)、抵抗素mRNA水平的表达,观察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可见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或小泡性的脂肪变性,部分伴肝细胞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罗格列酮组与水飞蓟宾组肝组织可见少量小泡性脂肪变性,未见明显肝细胞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微黏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罗格列酮组及水飞蓟宾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微黏度低于模型组(P<0.05、P<0.01),水飞蓟宾组明显低于罗格列酮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PAR-α、AOX、CYP450A1、PPAR-γ、脂联素、AdipoR mRNA 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抵抗素表达水平升高。罗格列酮组PPAR-γ mRNA表达水平比模型组明显上升(P<0.01),其PPAR-α、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也高于模型组(P均<0.05);水飞蓟宾组PPAR-α、AOX、CYP450A1,PPAR-γ、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均比模型组上升(P<0.05),且抵抗素mRNA表达水平比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水飞蓟宾可以有效防治NAFLD,其机制可能与稳定并维持适当的肝脏线粒体膜流动性,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 杨 超;张 恒;柯春龙;叶小帆;刘金龙
    . 2010, 41(10): 6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何 勇;钟跃思;凌云彪;胡昆鹏;李 凯;许瑞云
    . 2010, 41(10): 6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效果。方法:患有特殊部位肝癌的36例患者,随机分别采用腹腔镜微波消融术(A组,16例)和经皮微波消融术(B组, 20例)治疗,两组中部分病例使用人工胸(腹)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灶的完全消融率、肝功能,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消融术后2周A、B两组的肿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3%和72%,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消融术后氨基转移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均在1周内回落至术前水平。A组病例均无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出现轻度胸水, 予对症治疗1周后缓解, 所有病例均于术后1周左右出院。B组2例出现重度胸水;另有2例需再次行消融或经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A组3例分别在术后2、7、9个月复发,均再次行经皮微波消融术,2例存活,目前无新发肿瘤,1例放弃治疗,其余病例均无瘤存活至今。B组4例分别在术后2、5、2及7个月复发,均再次行经皮微波消融术或经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3例目前无新发肿瘤存活,1例发现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癌栓而再次住院,治疗无效后死亡,其余病例均无瘤存活至今。结论:对于特殊部位的肝癌,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技术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
  • 付 莎;徐安平;李劲高
    . 2010, 41(10): 6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血清IgA、IgA/C3比值用于IgA肾病的诊断价值及其诊断界值。方法:468例经肾脏活组织检查确诊的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确诊结果分为IgA肾病组180例及非IgA肾病组288例,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IgA及C3水平,采用国际IFCC/CRM 470标准化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计算IgA/C3比值,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述3项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gA及IgA/C3比值在IgA肾病诊断中的作用,确定其诊断界值。结果:IgA肾病患者血清IgA水平及IgA/C3比值均明显高于非IgA肾病组(P<0.01)。IgA肾病患者与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患者比较,血清IgA水平及IgA/C3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各组患者血清C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病理分级IgA肾病患者血清IgA、C3水平及IgA/C3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IgA水平及IgA/C3比值诊断IgA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及0.797(P均<0.01);两者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最佳敏感度、特异度选取工作点,确定血清IgA及IgA/C3比值的诊断界值分别为257 g/L及2.4。结论:血清IgA及IgA/C3比值可作为鉴别IgA肾病与非IgA肾病的参考指标;血清IgA≥257 g/L或 IgA/C3比值≥2.4为IgA肾病的最佳诊断界值。
  • 梁家仪;王春淮;张祥忠;肖建红;陈运贤;黄颖强
    . 2010, 41(10): 6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652细胞间是否存在细胞隧道纳米管(TNT)通讯。方法:取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运用过碘酸-雪夫染色及扫描电镜对K652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过碘酸-雪夫染色发现爬片培养的少量K652细胞间存在长约3~6 μm的细丝状连接,管径为0.1~0.2 μm。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K562细胞间有长度约为2~10μm长短不一的细胞间丝。结论:K562细胞间存在TNT通讯,这为从细胞通讯层面研究白血病的发生机制以及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基础。
  • 孙 飞;沈文娟;冯俊杰
    . 2010, 41(10): 6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急性期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IL-10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1例川崎病患儿采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联合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儿和健康对照组的IL-10水平。结果:川崎病组治疗前、后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394.5±179.7)mg/L、(182.4±118.6)mg/L,健康对照组为(52.4±27.5)mg/L,治疗前川崎病患儿的IL-10水平高于治疗后和健康对照组(P < 0.01),治疗后川崎病患儿的IL-10水平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结论:急性期川崎病患儿的血清IL-10水平明显增高,机体在川崎病发病过程中可能通过IL-10分泌的增加而对机体自身起保护作用。
  • 白雪丽;李 平;张之芬;黄海燕
    . 2010, 41(10): 6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吸烟对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查体中心体检的20~60岁成人按吸烟指数分成3组:不吸烟组、吸烟指数<400年支组、吸烟指数≥400年支组,分别检测各组全血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血清丙二醛水平。结果:吸烟指数<400年支组及吸烟指数≥400年支组的GSH、丙二醛水平高于不吸烟组(P <0.05~0.01),吸烟指数≥400年支组的GSH、丙二醛水平高于吸烟指数<400年支组(P <0.05)。结论:吸烟与人体自由基的产生及氧化应激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
  • 张 晖;陈小燕;黄晓淳;庾竹君
    . 2010, 41(10): 6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A的缺乏情况,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的关系,为糖尿病的科学营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调查,并测定其血清维生素A水平,评估维生素A缺乏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选患者中,有21例(42%)患者存在维生素A缺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维生素A缺乏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A缺乏,其可能与DR的发生有关,对糖尿病患者应调整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补充维生素A合适剂量等,预防或延缓DR发生。
  • 刘育刚;张锦英;沈 途
    . 2010, 41(10): 6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格拉司琼和托烷司琼对胸部手术后镇痛患者术后恶心与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行择期开胸手术患者100例,男55例、女45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在开始缝皮前分别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 mg(G组)、托烷司琼5 mg( T组),术毕即开启镇痛泵行持续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术后24、48 h内PONV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24 h内T组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G组(P < 0. 05),而48 h内PONV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格拉司琼和托烷司琼都可以预防术后镇痛患者PONV的发生,但24 h内托烷司琼的效果优于格拉司琼。
  • 林海燕;李 予;王文军;阙文清;陈玉珍;陈向红;杨冬梓;张清学
    . 2010, 41(10): 6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发生宫内宫外同时妊娠(HP)的高危因素及患者预后。方法:收集13例IVF-ET后HP患者、39例单纯宫外妊娠患者、60例正常妊娠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3组患者移植前输卵管、盆腔异常情况,比较3组患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和移植2周后血清HCG水平,总结13例HP患者的处理方法与转归。结果:HCG注射日HP组、单纯宫外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P组、对照组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水平和移植2周后血清HCG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宫外妊娠组(P<0.05或0.01)。移植3个或以上胚胎的患者在HP组占77%(10/13),在单纯宫外妊娠组占49%(20/39),在对照组占33%(20/60),HP组移植3个或以上胚胎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单纯宫外妊娠组及对照组(P<0.05)。3组移植前输卵管、盆腔异常情况相近(P均<0.05)。13例HP患者均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宫内妊娠流产8例,继续宫内妊娠5例,其中1例宫内双胎妊娠已分娩。结论:IVF-ET移植胚胎数超过2个、HCG注射日子宫内膜较薄、血清雌二醇水平正常、移植2周后血清HCG水平异常增高可能是其后发生HP的高危因素。HP患者若可早期确诊,并经适当治疗,部分宫内妊娠也可获得良好结局。
  • 病例报告
  • 马 博;张 红
    . 2010, 41(10): 6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冷冻胚胎在复苏过程中受到严重损伤较为少见,受到严重损伤后在患者坚持下进行胚胎移植,并使患者妊娠更为罕见。该文报道了1例移植复苏后一半以下卵裂球存活的冷冻胚胎获妊娠患者的治疗经过,提示即使是在复苏时严重受损的冷冻胚胎,也有继续分裂并着床的能力,应慎重处理类似病例。
  • 范玲玲;檀卫平;陈 环;吴葆菁;吴文英;黄花荣;麦贤弟
    . 2010, 41(10): 6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多数进展为呼吸衰竭、MODS,少见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报道。该文对2例甲型H1N1病毒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进行报道。2例患儿既往无其他基础疾病,均表现为发热、咳嗽,双肺可闻及湿啰音,X线胸片呈支气管肺炎改变,咽拭子H1N1病毒核酸检测(荧光定量PCR法)阳性。2例患儿均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水平下降,骨髓细胞学检查均示噬血细胞综合征骨髓象。予痰热清、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2例患儿分别在用药后3~4 d体温降至正常,血常规约在10 d恢复正常。该文提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在正常儿童诱发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及时骨髓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中成药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用于临床治疗。
  • 方荔玮;吴玉琼
    . 2010, 41(10): 6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多发性肌炎是自身免疫性骨骼肌肉弥漫性病变。因该病具体发病机制不详,导致部分临床病例诊治难以取得满意疗效。该文报道1例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常规治疗,但疗效欠佳的多发性肌炎患者,经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后好转出院。该文提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多发性肌炎的诊疗水平,对于多发性肌炎疗效欠佳的患者,可尝试生物制剂疗法。
  • 新技术与临床
  • 徐 伟;杨立民
    . 2010, 41(10): 6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其治疗受时间窗的限制。及时评价血流灌注情况和缺血半暗带,对确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动态MSCT灌注成像快速、准确,同时联合脑血管成像(CTA)可直观地显示出相应脑供血动脉的状况,对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尽早进行治疗及观察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影像学及商业软件的发展,两者联合成像的技术日趋成熟。该文就国内外MSCT灌注成像联合脑CT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刘 爽;牟培源
    . 2010, 41(10): 6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已经成为临床一个重要手段,具有微创、安全、可重复性、对肝功能损害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近年来,腹腔镜超声技术逐渐运用到肝癌RFA治疗中,其临床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综述
  • 李 达
    . 2010, 41(10): 6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老龄化趋势导致了老年人口的增多,而65岁以上人群有15%曾有过卒中发生史。同时,约1/3的卒中幸存者在5年内会再发。如何预防卒中再发,尤其是如何预防高龄老人卒中再发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降压和调脂是预防老年人卒中再发的有效措施。该文回顾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及最新的临床指南,以期为临床医师的正确决策提供更多证据。
  • 黄焕莉;黄守坚
    . 2010, 41(10): 6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合理应用调血脂药可降低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性。该文就脂蛋白分类及其与动脉的关系,高脂血症的分类,调血脂药与相关药物,调血脂的基础处理及调血脂药的合理应用作一阐述。
  • 王海燕
    . 2010, 41(10): 6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可卡因滥用情况的增加,有关可卡因诱发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报道也在增加。可卡因滥用引起的心脏毒性包括冠状动脉硬化、AMI、心肌病、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猝死、心内膜炎等。其诊治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相比有一定特殊性。作者对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李 宁;陆敏强
    . 2010, 41(10): 6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并已造成重症及死亡病例,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器官移植受者作为特殊人群,流感病毒感染及接种疫苗有其特殊性。该文综述器官移植受者接种流感疫苗的相关研究文献,评价器官移植受者接种流感疫苗的免疫原性、保护性及安全性。
  • 李 冲;韩书芝;平 芬;李 萍;李 琪
    . 2010, 41(10): 6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且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导致OSAHS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肥胖、夜间反复低氧、脂肪组织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目前多种治疗方法如早期给予持续正压通气、减肥、手术、药物等,可以改善OSAHS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该文就OSAHS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医生手记
  • 马艳玲;侯向东;李春英
    . 2010, 41(10): 7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