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3-10
  

  • 全选
    |
    述评
  • 翁建平
    . 2010, 41(3): 1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糖尿病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广东省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过去的十年中,广东省20~74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从1997年的3.5%增加至2007—2008年的10.8%。糖尿病的高患病率为广东省糖尿病研究和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回顾了广东省过去十年的糖尿病研究情况,并分析现状,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对策。
  • 查房选录
  • 沈云峰;翁建平
    . 2010, 41(3): 1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梁 华;蔡梦茵;毕 艳;翁建平
    . 2010, 41(3): 1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脂肪滋养蛋白(Adiponutr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2072907与肥胖以及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2型糖尿病组,331名糖耐量正常者设为非糖尿病组(其中非肥胖者155名,超重/肥胖者176名)。测量两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应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检测脂肪滋养蛋白基因rs2072907位点基因型。比较两组等位基因以及基因型频率差异,分析SNP rs2072907与肥胖、2型糖尿病、性别的相关性,及非糖尿病组中不同性别患者的基因型、肥胖/2型糖尿病相关表型及HOMA-IR的差异。结果:脂肪滋养蛋白基因SNP rs2072907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2型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之间,以及非糖尿病组的正常体质量组与超重/肥胖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男性的C等位基因频率较非糖尿病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糖尿病组男性中CC基因型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2 h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均较GC和GG基因型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CC 基因型较GC及GG基因型三酰甘油水平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NOVA分析显示男性的CC基因型与HOMA-IR相关。结论:脂肪滋养蛋白基因可能不是中国人肥胖或2型糖尿病的主要易感基因;脂肪滋养蛋白基因SNP rs2072907有可能增加中国男性胰岛素抵抗发生的风险。
  • 许 雯;时立新;朱大龙;李延兵;周智广;田浩明;罗佐杰;严 励;曾龙驿;杨立勇;傅祖植;程 桦; 翁建平
    . 2010, 41(3): 1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特点,探讨不同干预方式短期强化降糖治疗对初诊T2DM患者血脂及AIP的影响。
    方法:382例初诊T2DM患者(T2DM组)及68例血糖正常者(对照组),检测两组血脂、空腹血糖、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AIP(AIP=LogTG/HDL-C)。T2DM组接受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急性胰岛素反应及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指数HOMA-B及HOMA-IR。按不同干预方式将T2DM组随机分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组、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组或口服降糖药(OHA)组,快速纠正高血糖,血糖恢复正常并维持2周后停止治疗。治疗结束后复查基线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初诊T2DM组血脂异常患者比例较高(81.7% 对比67.6%,P<0.01),三酰甘油明显升高(中位数:1.75 mmol/L对比1.12 mmol/L, P<0.01),AIP升高(0.19±0.32 对比-0.01±0.29, P<0.01)。在初诊T2DM患者中,AIP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0.23±0.33 对比0.10±0.28, P<0.01),AIP与BMI、腰臀比、HOMA-IR、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成正相关,与HDL-C成负相关。接受2~5周的强化降糖治疗后,不同干预组的血脂均获得明显改善,表现为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和游离脂肪酸水平下降,AIP下降。治疗后各组间血脂及AIP改善程度一致。结论:初诊T2DM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以三酰甘油升高为主,AIP升高明显,AIP与反映胰岛素抵抗的指标明显相关。不同干预方式的短期强化降糖治疗均能有效改善初诊T2DM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及AIP。
  • 徐谷根;杨 茵;李 敏;欧阳文莺;傅晓英
    . 2010, 41(3): 1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9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甲钴胺组(A组,31例)、常规剂量甲钴胺组(B组,31例)和对照组(C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并给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10 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甲钴胺(弥可保)1 000 μg肌内注射,每日1次;B组予甲钴胺500 μg肌内注射,隔日1次;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 0.5 mg肌内注射,每日1次。三组总疗程均为4周。比较三组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A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97%,B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9%、84%,C组则分别为17%、57%,A组、B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P<0.01),其中A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B组(P<0.05)。A组、B组治疗后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比C组明显提高(P<0.01)。治疗过程中,A组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1例,B组出现头晕1例、一过性静脉炎1例,均于停药后缓解。结论: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治疗DPN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且高剂量甲钴胺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甲钴胺。
  • 范艳飞;沈 洁;李际敏;刘仕群;戈 荧;李云倩;陈 志
    . 2010, 41(3): 1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MRI定量指标用于评定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活动分期的可行性。方法:84例双眼受累的TAO患者(TAO组)根据临床活动评分分为活动期组(68例)、稳定期组(16例),另选择25名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MRI眼眶扫描,检测眼球突出值、眼外肌短径及长径,计算眼外肌短长径比值。对TAO活动期组及稳定期组患者加测眼外肌T2弛豫时间、眼外肌及同侧颞肌相对T2信号,计算T2信号强度比值。 结果: TAO组眼球突出值及各眼外肌短长径比值均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TAO活动期组的T2弛豫时间、眼外肌信号强度比值与稳定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的眼球突出值、眼外肌短长径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RI定量指标中的T2弛豫时间、T2信号强度比值可显示TAO患者的临床活动情况,可考虑作为TAO活动分期的量化指标。
  • 苏咏明;许 雯;李延兵
    . 2010, 41(3): 1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及特点,为本地区糖尿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初步资料。方法:总结分析1998年-2007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糖尿病死亡病例的病历资料。结果:10年间住院糖尿病患者死亡530例,占住院总死亡人数的12.5%,病死率为3.0%;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病27.2%、感染21.8%、肿瘤15.4%、脑血管病12.5%、肾病6.6%;死于心与脑血管病者占39.7%;死于糖尿病急症、糖尿病肾病者分别仅占1.7%、5.0%。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住院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感染、肿瘤作为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应受到重视。
  • 林 硕;曾龙驿;鲁红云;邓洪容;张燕华;江柏泉;余秋琼;蔡梦茵;傅静奕
    . 2010, 41(3): 1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切点的下调对糖尿病、糖耐量减低(IGT)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广州市石牌社区55岁以上无糖尿病、糖调节受损史人群(共868人)进行调查,测定他们的空腹血糖,空腹血糖≥5.6 mmol/L的人员参加复检,行OGTT(129人),分析新诊断的糖尿病及IGT情况。结果:129人中新诊断糖尿病有51人,新诊断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共28人,其中IGT 20人。复检空腹血糖5.6~6.1 mmol/L 22人,其中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有7人(32%),达到IGT诊断标准的有3人(14%);复检空腹血糖6.1~7.0 mmol/L 37人,其中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18人(49%),达到IGT诊断标准11人(30%)。结论:空腹血糖切点的下调有利于减少糖尿病、IGT的漏诊率。
  • 王晓军;刘文星;徐丽梅;苏运辉

    . 2010, 41(3): 1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陈佩怡;陈黎红;黎 锋;司徒瑞儒;严 励
    . 2010, 41(3): 1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肾脏病变(DKD)的关系及前者对后者的预测作用。方法:将2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合并视网膜病变而无肾脏病变的患者为单纯视网膜病变组(DR组,60例),有肾脏病变而无视网膜病变为患者单纯肾病组(DKD组,29例),两者并存的为合并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组(A组,137例),比较3组年龄、病程、体质量、血脂、尿酸、肾小球滤过率的异同,以及3组合并大血管病变、高血压和其他非糖尿病肾脏病的情况。结果:DR组的病程明显短于DKD组与A组;DR组的尿酸水平明显低于DKD组与A组;3组的肾小球滤过率均偏低,DKD组与A组的肾小球滤过率又明显低于DR组;DKD组与A组合并高血压及大血管病变患者明显多于DR组(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DR可能早于DKD发生,提示通过检测是否存在DR,可能可预测患者早期DKD的发生。
  • 陈玉华;杨 璐;陈晓铭;胡桂芳;武 革
    . 2010, 41(3): 1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96只8周龄雄性健康远交系(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2只。对照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均以高脂饲料喂养,于第8周末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后2组继续以高脂饲料喂养,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罗格列酮3 mg/(kg·d)灌胃。于第17周、21周末分批处死动物。检测其血糖、肝功能、血脂和胰岛素等指标,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学形态,以RT-PCR法检测肝组织解偶联蛋白(UCP)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7周及21周模型组大鼠的血糖、胰岛素、ALT、AST、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均明显升高(均为P<0.01),光镜下肝组织呈重度脂肪变性,且肝组织UCP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17周及21周治疗组大鼠血糖、ALT、AST、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均有改善(P<0.05~0.01),光镜下肝组织呈轻度脂肪变性,肝组织UCP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罗格列酮作用于T2DM并NAFLD大鼠,不仅可降低血糖、血脂水平,还可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的脂肪病变,而罗格列酮降低T2DM并NAFLD大鼠肝脏UCP2 mRNA表达水平,可能为药物治疗的机制之一。
  • 盛志新;谢丹红
    . 2010, 41(3): 1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症因子水平(IL-1β、IL-6、 TNF-α、CRP)及其与糖代谢、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观察小檗碱干预治疗对T2DM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糖代谢、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检测60例T2DM患者(T2DM组)及体检正常的60名自愿者(正常组)血浆中的炎症因子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胰岛素,比较两组的差异。多种细胞因子与空腹血糖、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的关系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分析。T2DM组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格列吡嗪5 mg,2次/日,盐酸二甲双胍0.5 g,3次/日,小檗碱0.5 g,3次/日治疗;对照组除不用小檗碱外,其余用药与观察组相同,比较入组时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IL-1β、IL-6、TNF-α、CRP)、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T2DM组各炎症因子的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高敏CRP与各指标间均有相关性,TNF-α与腰臀比、空腹血糖、GHbA1c、HOMA-IR存在相关性,IL-1β、IL-6与空腹血糖、服糖2 h后血糖相关。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中TNF-α、IL-6、CRP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慢性亚临床炎症与2 型糖尿病的发生及其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小檗碱有助改善T2DM的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
  • 陈万红;张卫民;吴必嘉;田新发;曲宏达;王 莉;吴怡顺
    . 2010, 41(3): 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艾灸按摩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4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均使用基础治疗治疗2周,然后在原有的基础治疗方案上,治疗组给予甲钴铵联合艾灸按摩治疗,对照组则仅予甲钴铵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使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对治疗前后的DPN临床症状进行评价,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MCV、SCV和TCSS分值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皮肤均无损害。结论:艾灸联合甲钴胺治疗DPN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且安全性高。
  • 张晓倩;康东红
    . 2010, 41(3): 1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规律,并讨论胰岛素泵治疗肾移植后糖尿病时胰岛素的分配方案及疗效。方法:对1例肾移植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经过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入院时血糖控制欠佳,入院后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效果差,后给予胰岛素泵治疗,起初按常规方法分配全日胰岛素,效果差,后针对其血糖变化规律,调整胰岛素分配,取得较好的血糖控制效果。结论:肾移植后糖尿病有其独特的血糖变化规律,对血糖明显升高的患者,胰岛素泵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肖阳娥 ;郑燕列;刘双高;刘春龙
    . 2010, 41(3): 1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弹簧芯状活检针在甲状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甲状腺肿大患者360例,用弹簧芯状活检针进行甲状腺穿刺活检,观察穿刺成功率及病理诊断价值。结果:甲状腺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2例甲状腺标本未能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病理诊断率为99%,临床诊断与活检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91%。全部患者无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及神经损伤。结论:弹簧芯状活检针进行甲状腺穿刺活检具有简单、快速、可靠、并发症少的特点,对甲状腺疾病的确诊有实用价值。
  • 病例报告
  • 胡冬梅;严晋华;杨旭斌;朱延华;张国超;曾龙驿
    . 2010, 41(3): 1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妊娠中晚期或分娩后2周是发病的高峰,妊娠合并FT1DM严重危及母婴生命。该文报道了2例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并死胎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妊娠中晚期起病,其中1例有糖尿病家族史,1例发病前3 d出现口干、多饮、多食等糖尿病症状,之后迅速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另1例则无任何糖尿病症状,患者均在发现胎动减少后就诊,就诊时胎儿已死亡,起病时均有随机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A1C降低,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明显下降,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B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均阴性,胰淀粉酶和脂肪酶正常。该2例提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FT1DM的警惕,尤其是妊娠妇女出现口干、多饮、多尿和发热等糖尿病症状,或胎动变化时,应予积极重视,及时诊治,以降低母婴病死率。
  • 张 银;梁 伟;陈定宇
    . 2010, 41(3): 1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桥本甲状腺炎是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病,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桥本甲亢)可同时合并SLE、干燥综合征等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病,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该文报道1例桥本甲亢同时合并SLE患者的诊治经过,提醒临床医生应注意桥本甲亢合并其它自身免疫病的可能,对疑诊病例应完善相关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及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发生严重后果。
  • 徐 平;游 甦;李 路
    . 2010, 41(3): 1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OHD)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一种少见类型。本文报道1例17OHD,患者社会性别为女性,因高血压6年伴低血钾入院。第二性征缺如,外生殖器呈女性幼稚型。有双侧隐睾存在;染色体为47,XY;皮质醇及雌、雄激素均降低,ACTH升高;基因分析示cyp17 第6号外显子6436-6438(TAC→AA)发生纯合突变。行双侧隐睾切除术,地塞米松、雌激素长期维持治疗。该病例提示对高血压、低血钾且无青春期发育的患者,应警惕17OHD。糖皮质激素治疗可维持正常血压、血钾,需终身服用。男性患者隐睾切除后应根据其社会及心理性别选择相应的性激素替代治疗。
  • 毕贞水
    . 2010, 41(3): 1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一般较隐袭、缓慢,缺乏特异性症状,增加了早期临床诊断的难度。该文报道了1例以心悸、胸闷为首发症状的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引起临床医师对此类患者的重视。
  • 综述
  • 宋晓虹;吴 涛;王小飞;许嘉峰;傅正伟
    . 2010, 41(3): 1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糖尿病是一种以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睡眠障碍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研究显示,负责调控睡眠的褪黑激素,通过胰岛β细胞中的褪黑激素受体以及与受体偶联的细胞内3条信号通路,调节胰岛素的分泌。糖尿病患者睡眠偏少且易患睡眠疾病,睡眠不足对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都有很大影响。该文就涉及此方面的问题作一介绍。
  • 周 彬;钱孝贤
    . 2010, 41(3): 1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糖尿病心肌病是排除了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他已知疾病所致的心肌损伤而独立的特异性心肌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心脏舒张和(或)收缩功能障碍,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目前认为,心肌细胞代谢障碍、支配心肌的微小血管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胰岛素抵抗及细胞因子等都参与了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该病迄今尚无特异的诊断方法。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等将为糖尿病心肌病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该文就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予以综述。
  • 向 娟;肖 谦
    . 2010, 41(3): 2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多项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合并结核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但关于糖尿病对结核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结局的影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认识。该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糖尿病与结核病的相关研究,就糖尿病对结核病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结局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
  • 罗顺葵;谢丹红
    . 2010, 41(3): 2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Graves病(GD)是一种伴甲状腺素合成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近年来,免疫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等治疗GD的研究已成为内分泌领域的热点之一。该文就其有关进展作一综述。
  • 医疗纠纷与对策
  • 伍 勇;吴晓球;杨福炎
    . 2010, 41(3): 2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从法律制度建设的层面剖析我国当前医疗纠纷的法律处理问题,探究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建设解决医患纠纷。为更好的通过法律途径处理医疗纠纷,有必要尽快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条文与处理程序,完善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制度、鉴定、执法等。医院管理者要学习基础的法律知识,适应现今法律制度,积极应对医疗纠纷的法律处理。
  • 读者作者编者
  • . 2010, 41(3): 2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