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4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0-04-10
  

  • 全选
    |
    述评
  • 黄开红;吴 颖

    . 2010, 41(4): 2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查房选录
  • 黄 琼;杨 川;郭铁成;袁璧钗;张少玲;丁鹤林;程 桦
    . 2010, 41(4): 2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赵晓俊;浦金贤;陈卫国
    . 2010, 41(4): 2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与游离PSA(fPSA)比值(f/tPSA)、血清PSA(sPSA)与尿PSA(uPSA)比值(s/u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等PSA的相关参数对sPSA灰区(4.0~10.0 μg/L)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26例sPSA 4.0~10.0 μg/L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PSA(即sPSA)、fPSA及uPSA,计算f/tPSA、s/uPSA。运用直肠超声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PSAD。根据穿刺或术后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40例)和BPH组(86例),比较两组的sPSA、uPSA、PSAD、f/tPSA、s/uPSA。绘制sPSA、PSAD、f/tPSA、s/uPSA诊断前列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前列腺癌组与BPH组的sPSA及uPSA水平接近(P>0.05),而前列腺癌组的s/uPSA及PSAD均比BPH组增高(P <0.01或0.05),其f/tPSA则比BPH组降低 (P<0.05)。各参数诊断前列腺癌的R0C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s/uPSA(0.776)、PSAD(0.719)、f/tPSA(0.715)、sPSA(0.668)。结论:对sPSA 处于4.0~10.0 μg/L诊断灰区的前列腺疾病患者,s/uPSA、PSAD、f/tPSA可比sPSA更好地检出前列腺癌,其中以s/uPSA的诊断价值最高。
  • 汪正光;张牧城;汪健蕾;郑绍鹏;程金霞
    . 2010, 41(4): 2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简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CAPS)对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价值。方法:90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按转归分为好转组(64例)和死亡组(24例),用CAPS及简化CAPS评估病情。其中CAPS取患者入ICU后24 h内生理参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最差值,而简化CAPS则取患者入ICU时或转ICU前的所测值。比较好转组和死亡组的CAPS及简化CAPS分值、有创通气时间、住ICU 时间。分析CAPS及简化CAPS与病死率的关系,计算并比较两种评分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好转组的CAPS、简化CAPS评分、有创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分别为(28.6±9.3)分、(22.1±8.3)分、2~15(7)d、3~19(10)d,死亡组则分别为(37.4±8.8)分、CAPS(30.9±9.3)分、6~43(20)d、7~43(21)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APS和简化CAPS分值均与AECOPD患者的病死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3、0.986,P均<0.01)。CAP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简化CAP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简化CAPS用于评估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是有效可行的。
  • 利伟江;卢志河;陈伟英
    . 2010, 41(4): 2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心理辅导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疗效。方法:将PSD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经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降颅内压,控制血压、血糖,营养脑细胞等,同时予相同的肢体功能康复治疗。治疗组加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75 mg/d,请心理医生心理辅导。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辅以心理辅导治疗PSD可明显提高康复疗效。
  • 医生手记
  • 李 滨;李梅君;李 哲
    . 2010, 41(4): 2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王华庆;徐卫平;徐 晖;符新春
    . 2010, 41(4): 2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浆部分内源性阿片肽水平的变化和手术前后淋巴细胞内前阿片肽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分级标准(ASA)Ⅰ-Ⅱ级患者,吸入异氟醚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全身麻醉。于手术开始前,开始后20、40、60、80 min抽取动脉血4 ml,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β-内啡肽(β-EP)、亮氨酸脑啡肽(LEK)、强啡肽A(DynA)的水平。手术开始前、开始后80 min分别抽取动脉血2.5 ml,分离淋巴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前强啡肽原(PPD)和前脑啡肽原(PPE)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β-EP和LEK均较手术开始前升高(P<0.05);DynA水平在手术开始后20、40 min较手术开始前升高(P<0.05);手术开始后80 min淋巴细胞PPD/β-actin和PPE/β-actin较手术开始前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一些前阿片肽基因表达明显增加。
  • 朱郇荣;王维平;姬忠良;彭佳华
    . 2010, 41(4): 2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改良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治疗体表慢性溃疡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VAC治疗321例体表慢性溃疡患者,严格清创,根据创面的情况修剪医用海绵,将带侧孔的引流管插入海绵,用海绵敷料填塞创面,再用手术薄膜封闭敷料和创面,最后连接负压引流瓶及负压源(采用20 kPa的负压),使负压作用于创面,连续予负压封闭治疗24~72 h 后更换敷料1次,创面长出新鲜肉芽后进行植皮手术或直接缝合作为临床观察终点,分析疗效。结果:321例患者显效320例(99.6%),有效1例(0.4%)。321例经手术后创面全部愈合。其中压力性溃疡新鲜肉芽形成所需时间为30~96 d,中位时间45 d,无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改良VAC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疗效较好。
  • 李东霞;潘志红;陈书艳;高兴旺;王以枫
    . 2010, 41(4): 2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ACS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CS患者60例,其中AMI 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ACS患者经抗缺血治疗(硝酸酯类、钙拮抗剂、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及抗血小板、抗凝、他汀类药物等治疗后,进行4个月随访。同时选取正常对照30。分别采用ELISA及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ACS组和对照组入院时、治疗4个月后血清MPO和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时和4个月后 AMI组、UAP组血清MPO、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AMI组和UAP组MPO、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个月后,ACS患者MPO、CRP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均<0.05),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清MPO、CRP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PO、CRP随ACS病情变化而改变,可作为诊断和预测ACS的指标。
  • 崔 芬;杨志寅
    . 2010, 41(4): 2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CFH)基因Y402H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1例、非冠心病对照组5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分析CFH基因Y402H多态性在两组的分布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吸烟、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CFH基因Y402H中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FH基因Y402H多态性可能与冠心病无相关性。
  • 张彩芬;张春清;王 京;田相国;边 姝
    . 2010, 41(4): 2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骨桥蛋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35例,采用ELISA检测TACE治疗前、治疗后2 d、治疗后30 d外周血中HIF-1α、骨桥蛋白的动态变化,15例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TACE治疗前肝癌患者外周血HIF-1α为(2 562±656)pg/ml、骨桥蛋白为(123±30)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 963±61)pg/ml和(34±12)μg/L(P均﹤0.01);上述2指标水平有癌栓组分别为(3 020±752)pg/ml和(137±23)μg/L,表达高于无癌栓组的(2 294±430)pg/ml和(119±33)μg/L(P均﹤0.05);有远处转移组为(2 985±696) pg/ ml和(146±28)μg/L,高于无转移组的(2 341±497)pg/ml、(115±27)μg/L(P均﹤0.05)。TACE治疗后2 d患者血清HIF-1α和骨桥蛋白为(3 001±985)pg/ml、(170±68)μg/L,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TACE治疗后30 d患者外周血HIF-1α(2 150±289)pg/ml和骨桥蛋白(108±31)μg/L较治疗前、治疗后2 d下降(P均﹤0.05)。肝癌患者外周血HIF-1α、骨桥蛋白的表达明显相关(r=0.983,P﹤0.05)。结论:TACE治疗后肝癌患者血HIF-1α、骨桥蛋白短期内升高,可能与肿瘤血管栓塞后加重肿瘤的缺氧微环境有关,但术后30 d内下降,提示TACE在治疗肿瘤的同时未增加肝癌的侵袭性。
  • 周东辉,张群智,钟恢海
    . 2010, 41(4): 2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彭思敏;黄卫红;韦蓉梅;李保林;陈体芹
    . 2010, 41(4): 2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关节内游离体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4例需行关节内游离体取出术的患者分为检查组和对照组各22例,检查组于关节镜手术前1 h应用高频超声行关节内游离体定位检查;对照组未行高频超声定位检查。关节镜手术失败者转行关节切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检查组、对照组关节镜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和73%,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例关节镜手术失败需行关节切开术。行关节镜手术38例的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6±1)d、(14±2)d;而关节镜手术失败的6例患者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5±2)d、(92±5)d;前者的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后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良好,均治愈出院,无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高频超声在关节内游离体术前定位检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提高关节镜手术成功率。
  • 周忠信;万 恒;符方勇;刘正军
    . 2010, 41(4): 2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静脉内抽剥器引导下大隐静脉主干分段结扎加属支钩除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65例(72个肢体) CEAP静脉分类系统分级C3~C6级的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主干分段结扎加属支钩除术,于术前在皮肤准确标记大隐静脉及其属支位置,术中将静脉内抽剥器置入曲张静脉主干,在抽剥器引导下行大隐静脉主干分段结扎,用Müller钩行大隐静脉属支钩除。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4~6 d,无深静脉血栓、隐神经损伤、血栓性静脉炎或切口液化感染发生。术后12周门诊复查,见大隐静脉行程切口呈细线状,属支切口无瘢痕愈合,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大隐静脉全程无血流信号,深静脉均回流通畅。术后12周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评分得分明显较术前下降[(7.0±4.2)分对比(1.5±0.30)分, P<0.05)]。结论:静脉内抽剥器引导下大隐静脉主干分段结扎加属支钩除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可达到微创、缩短住院日及减少并发症的效果。
  • 陈代忠;周春昕;麦昌文;刘抒怀;徐评议
    . 2010, 41(4): 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60岁以上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166例中入院时体温超过38.5℃30例(18.1%),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及固定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54例(32.5%),白细胞10×109/L~20×109/L 65例(39.1%)。腹腔B超发现右下腹有混合性包块112例,腹腔积液96例。166例中行开腹手术治疗102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64例,除6例腹腔镜手术需中转开腹外,其余手术均较顺利。术中出血5~45 ml,平均9 ml。发病24 h内手术治疗者穿孔率12.4%;24~48 h手术治疗者穿孔率21.2%;48 h以上手术者穿孔率53.8%。60~69岁者穿孔率14.4%;70~79岁穿孔率25%;80~89岁穿孔率38.5%。治愈164例(98.8%),死亡2例(1.2%),死亡原因为心、肺功能衰竭。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患者发热及典型体征少见,发病距手术时间长及年龄高者穿孔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诊断意识,尽早行手术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 陆雅萍;刘伟玲;黄 森;陈芷青;尹福波;韦德英
    . 2010, 41(4): 2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U”形子宫切除成形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7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行“U”形子宫切除成形术,对照组34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雌二醇、睾酮、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等血清性激素及糖链抗原125(CA125)水平,记录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超声监测术后卵泡发育及临床随访。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痛经消失或明显缓解,月经量减少,且卵泡发育与性激素的水平基本不受影响。对照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出现性激素水平下降,术后12个月的盆腔超声发现8例患者存在卵泡发育障碍,5例出现绝经综合征症状,2例发生残留卵巢综合征。结论:“U”形子宫切除成形术作为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保守性手术方法,可使痛经消失或明显缓解、月经量减少,对内分泌功能影响较轻,近期疗效良好。
  • 苏 娟;穆 荣
    . 2010, 41(4): 2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Rhupu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两例RA与SLE重叠的Rhupus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两例均为女性,有月经紊乱史。以类风湿关节炎(RA)为首发表现,经4年及13年的RA病程才出现SLE特征性表现。就诊时关节症状较严重,均出现关节畸形。ESR、CRP及RF水平均升高,其中1例的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亦较高;SLE相关抗体则分别为抗心磷脂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阳性。两例血液系统均受累,分别表现为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免疫相关性白细胞减少症,且同时出现肾损害,其中例1为肾小管性酸中毒,例2为狼疮肾炎[ⅣS(A)型]。两例联合应用泼尼松、羟氯喹及环磷酰胺治疗后,病情均好转。结论:Rhupus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性激素水平的波动相关,患者的关节症状较严重,致畸率高,在血液系统损害的同时可出现肾损害,抗CCP抗体及CRP的检测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联合应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效果良好。
  • 蒋 璐;陈本祯;谭 玲
    . 2010, 41(4): 2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小儿喉罩全身麻醉下套囊压力与咽喉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3~12岁)200例,随机分为A、B、C、D 4组,根据患儿实际体质量插入相应的食管引流型喉罩,术中套囊内压分别维持在A组40 mm Hg(54.38 cmH2O)、B组50 mm Hg(67.97 cm H2O)、C组60 mm Hg(81.57 cm H2O)、D组70 mm Hg(95.17 cmH2O)水平,记录持续压力的时间,观察术后48 h内小儿咽喉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00例患儿术后咽喉部相关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12.5%(25/200)。其中D组发生率最高,为26%(13/50),C组发生率为14%(7/50),B组发生率为8%(4/50),A组发生率最低,为2%(1/50),明显低于D组(P<0.01),C组(P<0.05)和B组(P<0.05)。另外B组与D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C、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患者喉罩全身麻醉下套囊内压维持在40 mm Hg,可降低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 唐慧敏;李 舒
    . 2010, 41(4): 2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胃癌和癌前病变组织p63、p73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方法:选择104例手术切除和经电子胃镜活检存档蜡块标本的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p63、p73蛋白的表达,同时用Tunel法检测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胃癌组织p63、p7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织(P﹤0.05),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癌前病变组织﹙P<0.05﹚。结论:p63、p73蛋白在胃癌中高表达;细胞凋亡障碍可能是胃癌增生失控的基础。
  • 医生手记
  • 程纪刚;常书海;段保良;李志永
    . 2010, 41(4): 2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
  • 刘 勇;常 静
    . 2010, 41(4): 2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杨梅英
    . 2010, 41(4): 2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赵海燕;王 勇;马永平;陈宇红
    . 2010, 41(4): 2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胰岛素与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β亚基的酪氨酸蛋白激酶,进而使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中特定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磷酸化的胰岛素受体底物与含SH2结构域的信号分子结合后,依次激活信号转导通路下游的多个信号分子,最终到达效应器并产生各种生理效应,这个过程即胰岛素信号转导。胰岛素信号转导的任何环节出现障碍,均会使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减弱,导致胰岛素抵抗。该文对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文 君,韩玉山
    . 2010, 41(4): 2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医生手记
  • 王喜平;曹俊丽
    . 2010, 41(4): 2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蔡安平;麦炜颐
    . 2010, 41(4): 2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他汀类药物近年来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这与他汀类显著的调血脂和调血脂以外的多效性密切相关。他汀类的多效性包括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调节内皮祖细胞迁移及分化,改善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增加内源性一氧化氮合成,抗炎症和氧化应激,改善心脏重塑等。心肌梗死后心脏微环境限制了干细胞治疗心梗的价值。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改善心脏微环境,提高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该文对他汀类的多效性及其改善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疗效的潜能做一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