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4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1-04-10
  

  • 全选
    |
    述评
  • 昝 慧;钟英强
    . 2011, 42(4): 2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疾病,有终生复发的倾向,重症患者迁延不愈,预后不良。IBD的传统治疗方式主要是运用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物,长期治疗易致较多不良反应、效果欠佳。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用于治疗IBD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型治疗方法。本文主要介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IBD的应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 查房选录
  • 钟炳图;陈海棠;陈学秀
    . 2011, 42(4): 2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病历摘要
      患者女,62岁,因持续腹痛、腹泻、血便、发热12 h,且白细胞升高于2010年3月26日6:30急诊入院。患者于12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中上腹明显,呈持续绞痛,疼痛与体位无关,呕吐1次,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泻4次,为少量稀便,起初为黄绿色,后为暗红色血便,无脓血及黏液,无里急后重。伴有发热,体温38℃~39℃,无盗汗、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在当地医院检查白细胞升高,拟诊“急性胃肠炎”给予抑酸、抗炎、解痉、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因症状不能缓解而转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心房颤动病史2年。否认有胃病、肝炎等其他病史,无疫水或疫区接触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70~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5/9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体格检查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2~120次/分,节律不齐,心音强弱不一,有脉搏短绌,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部稍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无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2~3次/分,直肠指检阴性,肝、脾区无叩击痛,可闻及振水音,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外生殖器无明显异常。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20 g/L,红细胞4.5×1012/L,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0.90,血小板250×109/L,血型A型RH(+),尿常规未见异常,粪潜血试验(++),血淀粉酶100 U/L,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肿瘤标志物阴性,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腹部立位X线片见肠腔积气,未见气液平面,腹部B超示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未见异常。
  • 论著
  • 丘 平;王 正;林少霖;杨 林
    . 2011, 42(4): 2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肺叶切除治疗肺癌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2002—2006年203例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开胸术组(100例)和VATS组(103例),两组分别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和VATS肺叶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近期及远期指标。结果:VATS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当日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传统开胸术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两组术后1年及3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VATS肺叶切除治疗肺癌安全、可行,既可以减少开胸探查率,又可以达到传统开胸术的远期疗效,可作为肺癌的常规治疗手段。
  • 王德荫;张自立;郑艺中;芮 钢
    . 2011, 42(4): 2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急诊肩关节脱位旋转复位法复位角度,并比较内旋与外旋两种固定法的效果。方法:急诊成功复位肩关节脱位93例,测量肩关节脱位旋转复位法成功复位时肩关节角度,统计复位时旋转角度范围,随机分两组采用内收内旋法与内收外旋法固定,记录伤后一年肩关节功能测定结果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肩关节脱位旋转复位法复位角度范围平均为内收20?±3?、内旋24?±15?、前屈34?±3?。内旋固定法术后复发率29%,外旋固定法术后复发率14%(P<0.05)。关节功能肘关节评分、上肢、肩、手功能障碍(DASH)调查量表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肩关节脱位复位外旋固定法较内旋固定复发率更低且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旋转复位角度范围对急诊手法复位有指导性意义。
  • 梁 萌;梁立徽;林嗣豪;魏木水;谢德兴;王治国;陈生枝;陈启裕;郑忠武
    . 2011, 42(4): 2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福建省男性健康接尘工人肺通气功能的预计值。方法:选择794名男性健康接尘工人,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测定FVC、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肺容量50%及肺容量25%时呼气流速(V50、V25),计算实测值占仪器预计值范围,以年龄、身高、体质量、工龄为自变量,肺功能指标为应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各肺通气指标预计值逐步回归方程,计算794名健康接尘工人肺通气功能的预计值及实测值占预计值范围。结果:794名受检者FVC、FEV1、FEV1/FVC%检测结果均正常,其中70%受检者各项肺通气功能检测结果均正常,20%受检者V25、MMEF均降低, 10%受检者V50、V25、MMEF均降低。受检者的年龄、工龄与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呈负相关,身高、体质量与FVC、FEV1、V50、MMEF呈正相关,其中年龄、身高与肺通气功能指标明显相关(P<0.05)。肺通气功能各项目的正常预计值随年龄段的上升而下降,其中20~29岁者FEV1/FVC%的实测值占预计值范围与40~49岁、50~55岁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现用参考值0.70。其余项目在各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VC及FEV1均高于现用参考值0.80,MMEF及V50则略有下降。结论:福建省男性健康接尘工人FVC、FEV1、FEV1/FVC%应在原评价值的基础上提高0.05,尤其对20~29岁受检者的FEV1/FVC%应提高0.10,而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敏感指标如MMEF、V50则应下降0.05~0.10,受检者肺功能检测值低于上述水平,应作为早期的预警信号。
  • 李 智;李 剑;万相斌
    . 2011, 42(4): 2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E-cadherin、整合素α5β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1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E-cadherin和整合素α5β1的表达情况, 另外取距癌灶大于10 cm的肠组织为正常对照。结果: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的正常表达比率为51%,显著低于正常组织(100%,P<0.01)。E-cadherin阴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42%,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61%(P﹤0.05)。整合素α5β1的高表达在癌组织中比率为61%,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的20% (P<0.01);E-cadheri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Duke’s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分期晚,E-cadherin的低表达例数高,且淋巴结有转移组低表达例数明显升高;整合素α5β1也与结直肠癌的Duke’s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分期晚,整合素α5β1的高表达例数高(P<0.01),且淋巴结有转移组高表达数明显升高(P<0.01);其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41%,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adherin及整合素α5β1对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均有明显影响,E-cadherin的正常表达将显著降低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能力,患者预后较好;整合素α5β1高表达促进大肠癌浸润和转移,患者预后欠佳;E-cadherin和整合素α5β1在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两者的联合检测或许可以成为临床判断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 谷春玲;杨晓红;邬 超;于丽侠
    . 2011, 42(4): 2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蛋白S基因(PROS1)Pro626A/G多态性频率分布与新疆地区汉族人群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新疆地区汉族PTE患者为PTE组,100名新疆地区汉族健康人作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蛋白S的活性,并利用质谱阵列分析技术搭建的MassARRAY技术平台检测PROS1 Pro626A/G多态性。结果:PTE组血浆蛋白S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TE组与健康对照组AA、AG、GG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等位基因G在健康对照组及PTE组分布频率分别为90.0% 和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G在PTE组与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90%、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携带AA及AA+AG基因型者比较,携带突变的纯合子GG基因型者,发生PTE的相对危险度OR(95%CI)分别为0.364(0.032~4.111)、0.338(0.178~0.640)。结论:PROS1 Pro626A/G多态性增加了新疆地区汉族人群发生PTE的风险,等位基因G尚不能作为P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于 旺;张峻岭;马秀亮
    . 2011, 42(4): 2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ABO血型与白癜风发病及其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血型群体遗传学及血型血清学检测统计712例白癜风患者ABO血型表现型及基因频率分布。随机选取其中A、B、AB、O型白癜风患者各70例对其进行规范治疗3个月,观察其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白癜风组与健康对照组的ABO血型分布特征分别为A﹥B﹥O﹥AB、B﹥O﹥A﹥AB;A、B、O基因频率分布特征分别为O型﹥A型﹥B型、O型﹥B型﹥A型,白癜风组与健康对照组的A、O血型分布、A、B、O型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型和O型血型与白癜风的发病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027、0.031(P﹤0.05)。A、B、AB型白癜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O型血患者。结论:白癜风的发病与ABO血型有一定的相关性,A型血可能为白癜风的易感因素,O型血可能为负危险因素,但O型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
  • 朱海军;赵传艳;崔连群
    . 2011, 42(4): 2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和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行DES治疗的ULMCAD患者,搜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应用Syntax积分进行危险分层。定期随访,追踪全因性死亡、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靶血管血运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结果:68例ULMCAD患者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62±10)岁,合并高血压41例,合并糖尿病12例,Syntax积分(25.7±9.7)分。随访(35±16)个月,全因性死亡3例,心肌梗死4例;2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再狭窄并再次PCI 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例。1年MACCE10例(15%),随访终点总MACCE15例(22%)。Syntax积分高危组总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中危组(44%对比15%,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安全有效,对Syntax积分小于33分的左主干病变行介入治疗预后较好。
  • 侯文杰;浦金贤;丁 翔;陆 勇;平季根;侯建全;赵晓俊
    . 2011, 42(4): 2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情况,分析前列腺癌与MS的关系。方法:将185例初次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分为合并MS组及未合并MS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BMI、前列腺体积、PSA水平、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平、病理Gleason评分等临床指标。分析前列腺癌患者MS的发生情况以及前列腺癌与MS的关系。结果:185例患者中,合并MS 153例(82.7%),其中糖尿病41例(26.8%),高血糖27例(17.6%),高血压105例(68.6%),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78例(60.0%);未合并MS 32例(17.3%)。合并MS的前列腺癌患者BMI、空腹血糖、前列腺体积高于未合并MS者,其PSA水平低于未合并MS者(P均<0.05)。合并MS组中处于PSA诊断灰区(4~10 μg/L)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未合并MS组(P<0.05)。结论: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同时合并MS,该类患者的BMI、血糖、前列腺体积升高,PSA水平降低,可能影响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
  • 吴素红;张 桦;崔惠敏;林 建
    . 2011, 42(4): 2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1微球蛋白(α1-MG)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水平变化。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3组,测定尿TGF-β1、α1-MG、RBP含量,并与对照组23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DN患者尿TGF-β1、α1-MG、RB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尿TGF-β1、α1-MG、RBP与UA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0.62,0.85,P均<0.01)。 结论:早期DN患者尿TGF-β1、α1-MG水平升高,可能在评价DN病情进展及预后转归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
  • 蒋自培;沈 雯;刘银和;徐建国
    . 2011, 42(4): 2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研究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劈裂和(或)脱离的发生情况。方法:对301例(575眼)经B超确诊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患者行完整的眼科检查和OCT检查。结果: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的575眼中67眼(53例)发生黄斑区视网膜劈裂和(或)脱离,均有严重的眼底改变,仅5例患者主诉近来视力进展性损伤。结论: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劈裂和(或)脱离通过OCT检查容易检出,对于有严重眼底病变和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患者建议定期行OCT检查。
  • 宋仁义
    . 2011, 42(4): 2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左心房大小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电复律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96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按左心房的直径分为A、B两组,A组(左心房直径小于50 mm)47例,B组(左心房直径大于50 mm)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MAT-I型双腔球囊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术后即刻给予100~300 J电复律,转复为窦性心律后,给予胺碘酮口服1~3个月,术后华法林1.5~2.5 mg/d,口服 3周,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保持INR在2~3)。 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的电复律成功率、左心房内径及LVEF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PBMV术后三次电复律成功率和3个月成功维持窦性心律比例(97.9%,85.1%)高于B组(77.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左心房内径较复律前缩小、LVEF增加(P均<0.05),A组的左心房内径及LVEF变化较B组明显(P<0.05)。两组均无严重心律失常及栓塞并发症。结论:左心房直径小于50 mm者PBMV术后电复律成功率明显增高。
  • 黄维肖;夏 焱1;潘 莉;刘 勇;檀卫平
    . 2011, 42(4): 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所致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5例IM 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更昔洛韦组和对照组(INF-α或炎琥宁)体温恢复正常、肝脾淋巴结缩小、白细胞降低至正常(小于10×109/L)、异常淋巴细胞恢复至小于10%的时间、肝肾功能情况及治疗前后EBV-DNA-PCR、EB四项变化情况。结果:更昔洛韦组在咽峡炎缓解、肝脾及淋巴结缩小、白细胞降至正常、异型淋巴细胞恢复到小于10%的时间、EBV-DNA-PCR转阴情况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 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IM患儿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刘文辉;张忠云;梁月有;戴宇平
    . 2011, 42(4): 2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腹膜后局灶型巨淋巴结接生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检索1987~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有关腹膜后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的文献报道,统计分析35例腹膜后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报道作者收治的腹膜后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典型病例1例。结果:35例腹膜后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在术前均诊断为“腹膜后肿块”,行手术切除,多数肿瘤与周围无明显黏连、不侵犯重要器官或血管。术后病理确诊为巨淋巴结增生症。结论:腹膜后巨淋巴结增生症CT有特征表现,但确诊仍需依赖病理,完整切除可治愈局灶型腹膜后巨淋巴结增生症。
  • 秦 荣;朱淑军;钟瑜华
    . 2011, 42(4): 2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10年8月收治SAP患者68例,常规给予禁食、补液、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抑酸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行ERCP术,并给予柴芍承气汤口服或经胃管注入。结果:68例SAP患者无1例死亡,5例患者由于胆总管插管失败而转外科经腹腔镜行胆总管穿刺,经导丝引导后再次行ERCP乳头切开术,均治愈。结论:柴芍承气汤联合ERCP在治疗SA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李 梅;赖海丽
    . 2011, 42(4): 2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发生、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3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特点。结果:36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均表现为无痛性停经或停经后阴道流血,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其中29例通过B超确诊,7例最后靠病理确诊。7例中有4例在外院误诊为宫内早孕,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急诊入我院,因合并DIC而行全子宫切除术,病理确诊。另3例在本院误诊为“稽留流产”,清宫术中出血较多,考虑切口瘢痕处妊娠而停止手术,术后给予氨甲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一疗程,而后通过局部病灶切除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2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超)确诊的患者均先予氨甲蝶呤配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待血β-HCG降至正常时在B超引导下或宫腔镜下行清宫术,3例药物保守治疗联合局部病灶切除,4例行子宫切除术。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史、停经史、血β-HCG、超声检查为诊断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重要依据,氨甲蝶呤配伍米非司酮可有效减少清宫术中出血量,药物保守治疗联合手术治疗是其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 祁 岗;于梅花;朱艳媚;程海萍
    . 2011, 42(4): 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90锶敷贴器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利用90锶敷贴器治疗93例皮肤血管瘤136处病变,每次15 min,每日1次,每次照射剂量20~25 Gy,10次为1个疗程,总疗程吸收剂量为200~250 Gy。每次疗程结束1个月后复查,如未愈行再次治疗,一般3个疗程后痊愈,最多4个疗程。结果:93例治愈123处,治愈率为90.4%(123/136),好转13处,好转率为9.7%(13/136)。相关分析显示,治愈率、好转率与疗程呈正相关(r分别为0.9334、0.9892,P<0.05)。结论:90锶敷贴器治疗皮肤血管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 毕筱刚;周凤丽;刘 慧;黄 静;张天托
    . 2011, 42(4): 2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组织检查(活检)术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分别对108例和96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进行活检,比较两组方法的活检阳性率。结果: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85.2%和38.5%,两种方法的活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引导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2%,其中气胸发生率为6%,均较为轻微。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优于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 蒋 莉;尹满香;周向华;严晓红
    . 2011, 42(4): 2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边缘脂肪组织癌细胞浸润(边缘脂肪组织浸润)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2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分析124例患者的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以及雌孕激素检测情况,比较上述临床病理参数在有边缘脂肪组织浸润和无边缘脂肪组织浸润者间的差异。结果:124例患者中,有边缘脂肪组织浸润80例(64.5%),无边缘脂肪组织浸润44例(35.5%)。与无边缘脂肪组织浸润者比较,边缘脂肪组织浸润者的年龄较大、肿块较大,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均<0.01)。两者组织学分级的高低、淋巴管有无浸润、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边缘脂肪组织浸润者的年龄较大、肿块较大,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边缘脂肪组织浸润可能是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侵袭性生物学指标之一。
  • 病例报告
  • 刘顺林
    . 2011, 42(4): 2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肺黏液表皮样癌是一种极少见的肺部恶性肿瘤,该文报告了3例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诊治经过,并对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
  • 孙云凤;蒋宁一;石丽红
    . 2011, 42(4): 2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有静脉放血、化学治疗、干扰素治疗及骨髓抑制治疗。放射性核素磷[32P]是PV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因有引发继发性白血病的危险,临床应用较少。该文报道了1例PV患者先后经历了5次放射性核素磷[32P]治疗,一直较好地生存,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果提示,放射性核素磷[32P]在PV的治疗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命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探讨应用。
  • 综述
  • 周素贞;洪 葵

    . 2011, 42(4): 2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心力衰竭易并发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约85%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的心源性猝死是由室性恶性心律失常所致,但其发生机制一直不详。近年的研究进展,从多方面阐述了其发生机制。临床医生了解心力衰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研究进展,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心力衰竭性心律失常,从而降低心力衰竭性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进一步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 陆天雨;杨大明;徐克成
    . 2011, 42(4): 2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肝硬化腹水患者易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近年院内感染多种耐药性细菌呈增多趋势。诊断SBP有赖于腹水检查,腹水多形核粒细胞(PMN)≥0.25×109/L为即刻诊断标准。一旦诊断SBP,即应予经验性抗菌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对极可能发生肾衰竭者应补充白蛋白。SBP存活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均应予以抗生素预防SBP发生或复发,腹水总蛋白低的患者也宜长期服用喹诺酮类。非抗菌预防SBP的治疗措施正在探索之中。
  • 高丽娟;傅晓英
    . 2011, 42(4): 2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尿酸血症属于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与代谢综合征(MS)密切相关,是MS各组分(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的预测因子,该文分析了血尿酸的不利影响(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诱导内皮细胞损伤),同时也列出了流行病学证据和可能潜在的发病机制:内脏脂肪蓄积引起的脂肪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异常,被认为是联系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相互作用的枢纽,而后者还被认为是MS的发病基础。
  • 临床经验
  • 江山平
    . 2011, 42(4): 2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笔者拜读程显声教授“不应忽视胸部听诊”一文后很有感触。程教授在该文肺部听诊一节中强调:对初步的肺部听诊,如啰音、哮鸣音等,医学生和住院医师较易掌握,而高水平的肺部听诊往往很难达到,但一旦领悟和掌握,对临床工作帮助甚大[1]。肺部听诊的学习和掌握是建立在熟悉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包括普通胸部X线片、CT等)、肺功能检查及在对治疗反应观察中不断“对比”、“体验”和“领悟”中实现的[1]。作为一名呼吸科医师,笔者对此深有同感。
  • 医生手记
  • 陈海英
    . 2011, 42(4): 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丁树栋
    . 2011, 42(4): 2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