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43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2-12-15
  

  • 全选
    |
    述评
  • 王锁刚;王光策;张 翥
    . 2012, 43(12): 8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肾移植后蛋白尿是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与移植肾的远期存活直接相关,是影响移植肾半衰期和移植受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文旨在探讨如何早期综合预防移植肾蛋白尿,并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减轻移植肾损害,提高肾移植受者的长期生存率。
  • 查房选录
  • 王凯诚;赵金锋;李 钢
    . 2012, 43(12): 8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病历摘要
      患者, 男,76岁。2011年10月18日因食欲差、乏力10 d,皮肤、眼白发黄2 d入我院。患者10 d前无明显原因下出现食欲差、乏力,上腹部不适,未行治疗,2 d前出现皮肤、眼白发黄,小便呈红茶样,大便呈陶土色,有进行性消瘦,无皮肤瘙痒、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呕血黑便。4年前有行胆囊切除术史,有糖尿病史5年,长期服用格列吡嗪(瑞易宁)1片/日,阿卡波糖(拜糖苹)2片/日,有高血压病,服用缬沙坦(代文)1片/日,血糖及血压控制平稳。无家族肿瘤史。
      体格检查: 体温37℃,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8/6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晰,精神欠佳,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肝、脾肋下未触及,上腹部条带状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征(-),腹部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无亢进,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红蛋白 137 g/L, 红细胞4.5×1012/L,白细胞计数 5.9×109/L,中性粒细胞0.63,淋巴细胞0.22,,红细胞压积 0.455 L/L,血小板计数238×109/L;肿瘤(男)癌抗原125 58.1 IU/L,癌抗原199 87.2 IU/L,癌抗原50 10.1 IU/L;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 30.4 mg/L,ALT 611 IU/L,AST 410 IU/L,总胆红素169.7 μmol/L,直接胆红素99.7 μmol/L,白蛋白/球蛋白(A/G)1.5,胆固醇4.96 mmol/L,空腹血糖7.3 mmol/L,总胆汁酸221.5 μmol/L,钾4.mmol/L,岩藻糖苷酶(AFU) 48.2 IU/L ,淀粉酶(S-Amy) 311 IU/L,高敏CRP 10.5 mg/L;各型肝炎标志物全阴性;上腹部B超检查示:胆囊术后缺如,胆总管上段轻度扩张;MRI示:胰头壶腹周围区占位病变,肿瘤?;CT示胰腺轻度肿大,胰头肿大明显,肿瘤?
  • 论著
  • 苏文松;陆敏强
    . 2012, 43(12): 8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肝腺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目前治疗方法。 方法:对7例经病理确诊为肝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22~71岁,中位年龄41岁。7例中3例有右上腹胀不适,4例无明显症状,3例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7例均为单发肿瘤。术前5例诊断为肝细胞肝癌(HCC),2例诊断为肝腺瘤。7例中5例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例考虑为HCC,1例考虑为肝脓肿;4例行MRI,2例考虑为HCC,2例考虑肝腺瘤;3例行CT,均考虑为HCC;2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均考虑为肝腺瘤。全部患者行手术切除,均于第一次手术均将肿瘤完整切除,切缘未见肿瘤残留。术后均无相关并发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术后7例均有随访,随访时间1~148 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抽血检查肝肾功能、甲胎蛋白以及行腹部彩超检查等, 6例患者存活,且无复发,1例死亡,该患者为术后1年恶变为肝癌行再次手术切除。 结论: 肝腺瘤无特殊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MRI结合超声造影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同时肝腺瘤具有恶变倾向,手术切除肿瘤效果确切。
  • 李幽艳
    . 2012, 43(12): 8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沙坦20 mg/d联合胺碘酮200 mg/d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200 mg/d治疗,疗程15个月。结果: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在治疗后2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后4、6、8、10、12、15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心房前后径在治疗后2、4、6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后8、10、12、15个月的左心房前后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确切,可有效逆转左心房扩大。
  • 凌 伟;吴穗晶;翁建宇;杜 欣
    . 2012, 43(12): 8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并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 CNI)相关的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和预后。方法:对17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中发生PRES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例(2.9%)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CNI相关的PRES,年龄16~28岁,中位年龄20岁。5例均为非亲缘及亲缘非全相合移植,其中2例接受非血缘全相合移植,3例接受亲缘非全相合移植。5例的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抽搐为主,2例CNI浓度偏高,5例头颅MRI的T2加权像均表现为白质区多发或片状高信号病灶。出现PRES后,所有患者均停用CNI并予对症治疗。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4例患者病情缓解且无复发。结论:PRES是CNI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早发现,处理及时,预后较佳。
  • 林岫芳;王成山;谭文亮;危小良;阮 芸
    . 2012, 43(12): 8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体质量指数异常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 方法: 收集行心脏超声检查且资料较完整的患者297人,按BMI水平,分为体质量正常组(119例)、超重组(94例)、肥胖组(84例)三组;探讨BMI各组与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超重组的E/A平均值较正常组的E/A平均值低(z=-0.243、P<0.001),肥胖组的E/A平均值较正常组的E/A平均值低(z=-0.429、P<0.001),肥胖组的E/A平均值较超重组的E/A平均值低(z=-0.186、P<0.001),(各两组间比较时 P<0.001,统计学上有意义)。LVWI与BMI呈线性正相关,左室质量指数随着BMI升高而增大;E/A与BMI呈线性负相关,E/A值随着BMI增加渐渐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左室质量指数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相关;体质量指数越高,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风险越大;BMI对E/A的影响最大,其次为LVWI,。高血压组E/A平均值比正常血压组低0.085,P<0.01,高血压是影响E/A值的因素。 结论 BMI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具有独立相关性;随着BMI的升高,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增加。
  • 苏梅蕾;洪 军;池晓华;赵勇智
    . 2012, 43(12): 8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孤独症患儿脑功能影像学的改变及其行为表现的关系。方法:对39例临床诊断为孤独症的儿童采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进行局部脑灌注显像,观察孤独症儿童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的情况,并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分析比较其SPECT改变与量表总分和各单项得分的关系。结果:在39例中,有69.23%患儿存在rCBF降低,其中76%病灶位于颞叶和额叶。经相关分析,孤独症的各项目得分与部分脑区血流灌注减少有关。结论:大脑局部血流灌注降低与孤独症的发生及其表现有关。
  • 邵红梅;严建江;蹇 涵
    . 2012, 43(12): 8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和双水平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NCPAP)对早产儿中度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2例符合标准中度RDS的早产儿,胎龄28~34周,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NCPAP治疗(压力6 cm H2O)和 Bi-level NCPAP治疗 (低压4.0 cm H2O,高压7.5 cm H2O)。在出生后第1、7日检测早产儿血清细胞因子(IL-6、IL-8、TNF-α)水平,记录患儿需要呼吸支持和氧依赖的时间以及出院时的胎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早产儿均存活,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出生后第1、7日B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NCPAP组(P均<0.05)。两组早产儿组内不同时间血清三种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需要呼吸支持的时间、氧依赖时间均长于B组(P均<0.05)、出院时胎龄大于B组(P<0.05)。结论: 与NCPAP相比,Bi-level NCPAP能更好地改善通气、缩短了呼吸支持和氧依赖的时间,缩短了早产儿住院时间,所引起炎症反应程度也较NCPAP低,因此Bi-level NCPAP对早产儿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 邓爱民;刘 妙 ;宋丹丹
    . 2012, 43(12): 8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2010—2011年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及其诊断标准中各组分患病率及对MS影响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调查问卷、体格检查、血生化检测方式收集BMI、血脂、血糖、血压等数据,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4年建议的诊断标准分析患病率。应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并对MS各组分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03名65岁以上老年人中,女性的BMI和HDL-C高于男性;MS患病率为19.1%,经201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标化后的患病率为19.3%,不同年龄和性别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各组分中以高血压患病率最高,以超重或肥胖对MS患病率影响最大,年龄对其无影响。结论: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老年人MS患病率不高,超重或肥胖是其最大危险因素,且MS发病有高峰前移的倾向,因此应尽早在青壮年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并重视对体质量、腹围的监测。
  • 张 鹏;姜 华;刘瑞磊;刘 宇;张翘楚;黄 勇
    . 2012, 43(12): 8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和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全抗原肿瘤疫苗,观察其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方法: 从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利用电融合技术,将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融合;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疫苗的形态;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融合疫苗的表型鉴定;用CCK-8试剂盒测定融合疫苗刺激同源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 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其表面高表达DC的分子标记CD11c、CD86、HLA-DR;融合疫苗的形态不规则,其表面共同表达DC和三阴乳腺癌的标记分子;T淋巴增殖实验证明融合疫苗具有很强的免疫刺激活性。结论: 电融合技术成功诱导DC和三阴乳腺癌细胞融合,全抗原融合疫苗体外实验可显著增强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
  • 徐 骐;徐方明;郗健伟;徐汤舟;邱冰峰
    . 2012, 43(12): 8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我院10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分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鼻胃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肠梗阻缓解率、中转手术率、肠梗阻缓解时间及CRP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组肠梗阻缓解率为87%,显著高于与对照组的35%(P<0.01),中转手术率为30%,肠梗阻缓解时间为(3.78±2.46)d,CRP恢复时间为(5.12±3.7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可有效解除肠梗阻症状。
  • 徐 雪;徐 嘉;杨 静;马红玲;马中富;黄 帆
    . 2012, 43(12): 8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48 h内Hsf-1水平及其与不同病因学亚型的关系。方法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病因学分型、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发病3个月时mRS评分评估预后。并与正常对照组用逆转录PCR法检测外周血PBMC中Hsf-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轻型与重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LAA组的Hsf-1表达高于SA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NIHSS评分进一步分层后统计学差异仍存在,预后良好组Hsf-1表达高于预后不良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 Hsf-1表达测定对缺血性卒中病因学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可能成为缺血性卒中患者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
  • 丁 晖;朱海勇
    . 2012, 43(12): 8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早期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ASOPP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气管插管组28例,非气管插管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入住ICU 时间)、治愈率、病死率。结果:气管插管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非气管插管组( P< 0.01)。气管插管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非气管插管组(P <0.05)、病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策略是抢救ASOPP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种庆贵;贾红星;李新亮
    . 2012, 43(12): 8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微创硬性膀胱镜下肾盂离断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硬性膀胱镜下肾盂离断成形术治疗48例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发生周围器官损伤,手术时间60~14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20~40 ml,平均28 ml。术后均未用镇痛药,术后第1日下床活动,第2~3日拔出肾周引流管,进食,第5~7日拔除导尿管,改半坡卧位,第7日拆线出院,术后5~6周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小儿患者输尿管镜下拔除双J管。随访6~36个月,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示无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肾积水均减轻,其中19例肾积水消失,肾功能均改善,静脉肾盂造影显影良好31例,显影改善11例。结论:微创硬性膀胱镜下肾盂离断成形术具有简便、微创、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是尚无条件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基医院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可选方法之一。
  • 叶志飞;杨剑伟;梁 滔;戴 杰
    . 2012, 43(12): 8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分牙法在邻接关系不正常的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80例因邻面龋坏破坏接触点后未及时修复而导致邻接关系不正常的牙体缺损患牙,随机分为常规修复组40例、分牙修复组40例,常规修复组常规去龋修复或牙备后冠修复,分牙修复组针对不同情况采用橡皮圈、分牙簧、铜丝等分牙后再行充填或冠修复,恢复正常接触点、邻接面、外展隙。结果。分牙修复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修复组(P<0.05)。治疗后随访1~3年,分牙修复组获随访的31颗患牙中,效果良好25例(81%),效果欠佳6例,其中5例经综合治疗后好转,1例失败。结论:对于牙体邻接关系不正常的患牙,严格选择适应证,行分牙术后,再行充填或冠修复,可较好的恢复正常接触点、邻接面、外展隙,能较好的阻止疾病发展并保存患牙。
  • 马 婷
    . 2012, 43(12): 8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联氨溴索联合莫昔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老年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仅予莫昔沙星治疗,治疗组给予氨溴索联合莫昔沙星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8%(29/37)、92%(34/37),对照组为51%(19/37)、73%(27/37)。治疗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索联合莫昔沙星治疗老年CAP优于单用莫昔沙星,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 病例报告
  • 罗建明
    . 2012, 43(12): 8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闭合性气胸临床较常见,胸部X线片检查可助确诊,但对少量闭合性气胸者,如果于常规深吸气后照片,有可能掩盖病灶。该文报道1例少量闭合性气胸患者,因采用深呼气X线胸部X线片检查才明确诊断,确诊后采取胸腔穿刺抽气治愈。
  • 论著
  • 王伟峰;冯文清
    . 2012, 43(12): 8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血管外膜细胞瘤(HPC)较罕见,影像学表现多与脑膜瘤相混淆,易漏诊和误诊。HPC未能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对患者预后有较大影响。该文报告一例颅内HPC,接诊初期因对其影像学表现了解不深,误诊为左颞叶脑膜瘤卒中,后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术后转放疗科给予放射治疗后出院。随访1年患者肿瘤无复发。
  • 综述
  • 张晓伟;李 悦
    . 2012, 43(12): 8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蛋白酶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胞核和胞质中,参与降解细胞内异常蛋白质。蛋白酶体功能正常是保持细胞(特别在容易积聚破坏蛋白质的细胞)动态平衡的关键,蛋白酶体功能障碍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
  • 葛新梅;谷 强
    . 2012, 43(12): 8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严重影响孕妇以及胎儿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的疾病。在健康的初产妇中,妊高征的发生率为6%左右,以往有妊高征病史的孕妇更是高达18%。尽管针对妊高征的发病机制、病因、预测及治疗手段的研究很多, 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并不清晰,也没有出现一种相对优越并且对妊高征孕妇以及分娩胎儿有确切治疗作用的药物。本文就目前妊高征的发病机制、病因、早期预测及其防治手段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读者作者编者
  • . 2012, 43(12): 8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