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43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2-07-15
  

  • 全选
    |
    述评
  • . 2012, 43(7): 4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小檗碱作为一种抗炎药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小檗碱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该文就小檗碱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脑血管病、癫痫、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希望能为小檗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查房选录
  • 张 晶;陆泽元;赖丽萍;庄雄杰;蒋凤秀
    . 2012, 43(7): 4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病历摘要
      患者男,78岁,因厌食、上腹胀痛,伴怕冷、乏力半年,5 d前摔伤后症状加重于2011年5月13日入住本院内分泌科。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厌食,上腹胀痛,伴乏力、怕冷、精神差,无呕吐、腹泻,于2011年4月23日在我院普外科住院,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予促进胃动力、抑酸、补液治疗后症状稍好转出院。5 d前摔倒后出现嗜睡,上述症状加重,遂再次入普外科,查血红细胞3.13×1012/L,血红蛋白100 g/L(正常细胞性贫血);血钠121.8 mmol/L,头颅CT提示脑萎缩,予促胃动力、抑酸、静脉滴入注葡萄糖及钠盐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多次查空腹血糖波动于3.40~5.60 mmol/L;每日静脉补充氯化钠7~13g后,血钠波动于117.6~125.6 mmol/L。甲状腺功能:T4 39.2 μg/L(我院正常参考值60.0~122.3 μg/L),FT4 5.1 μg/L(5.4~12.4 μg/L),T3 0.92 μg/L(0.78-1.78 μg/L),FT3 2.10 ng/L(2.50~3.90 ng/L),TSH 0.73 mIU/L(0.34~5.60 mIU/L),考虑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请内分泌科会诊,拟“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轻度贫血,低钠血症”转入内分泌科。自诉年轻时曾患肺结核,已治愈,无肝炎等其它疾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7.0℃,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64 mm Hg(1mm Hg=0.133 kPa),嗜睡,唤醒后对答正确,但反应慢,查体尚合作,皮肤色素无沉着,轻度贫血貌, 眉毛稀疏,无腋毛、阴毛,颜面无水肿,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甲状腺无肿大,未扪及结节。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心音低钝。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四肢活动自如,双下肢中度压凹性水肿。四肢肌力等及生理反射正常,未引出病理征。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00 g/L,红细胞3.13×1012/L,白细胞4.0×109/L,中性粒细胞0.38,血小板204×109/L;血钠121.8 mmol/L,钾3.5 mmol/L,氯 93.3 mmol/L,钙 2.12 mmol/L,尿素氮 2.7 mmol/L,肌酐 86.0 μmol/L;总蛋白53.6 g/L,白蛋白33.3 g/L;尿比重1.006;消化道肿瘤标记物检查阴性。胸部正侧位X线片示肺陈旧性肺结核(可见增殖、纤维化及钙化);腹部立位X线片检查提示不全性肠梗阻;心电图示Ⅰ°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超)示室间隔稍增厚,主动脉瓣局灶性钙化斑,主动脉关闭不全(轻中度),左心室前壁心尖运动减弱,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收缩功能正常;腹部彩超正常;头颅CT提示脑萎缩;肠镜检查正常。
  • 论著
  • 刘玉昆;李维艳;刘梅兰;刘颖琳;谭剑平;张建平
    . 2012, 43(7): 4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UACE)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CSP患者行UACE治疗,先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50~100 mg,再以明胶海绵栓塞,术后短期内行清宫术或宫腔镜病灶电切术或局部甲氨蝶呤治疗。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施行UACE。因阴道大量流血行紧急UACE 4例,成功有效止血。UACE联合清宫术6例,其中清宫距UACE 2~7 d 5例,术中出血少;UACE后12 d清宫1例,术中出血150 ml。UACE联合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5例,其中宫腔镜手术距UACE 2~7 d 4例,术中出血少;UACE后2周行宫腔镜1例,术中出血较多,中转开腹行病灶切除加修补术。UACE后行局部注射甲氨蝶呤3例。1例单纯行UACE。15例CSP患者均治愈,无子宫切除病例。结论:UACE可有效迅速止血,并可预防出血,为宫腔镜手术或清宫术等后续治疗增加了安全性,在CSP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 蒋尚融;舒 丹;何金彩
    . 2012, 43(7): 4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与围绝经期妇女睡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调查情况将41例围绝经期妇女分为睡眠情况差组(Ⅰ组)及睡眠正常组(Ⅱ组),并检测两组血清雌二醇、FSH及LH水平及3者与睡眠的相关性。结果:Ⅰ组的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Ⅱ组,而FSH、LH水平均高于Ⅱ组(均为P<0.05)。3者与睡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围绝经期妇女血清雌二醇水平越低,FSH、LH水平越高,睡眠越差。
  • 李劲草;黄冰生;林桂雄;程 颖
    . 2012, 43(7): 4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钠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3月—2010年8月确诊的CHF住院患者79例随机分为EPO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79名为对照组。研究期为3个月,所有研究对象在研究初始及研究结束时均接受血红蛋白、血清脑钠肽、血清MMP-9及LVMI检测,记录两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束时,EPO治疗组患者的脑钠肽、MMP-9水平比常规治疗组比较明显降低(P均< 0.01),且血红蛋白水平比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EPO治疗组患者LVMI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有所降低,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O治疗组患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予CHF患者加用小剂量EPO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可能明显降低其贫血发生率、血清脑钠肽及MMP-9水平,并有降低其LVMI的趋势。
  • 张 虹;何 凤;童俊容;罗正茂;王 寅;张建林;黄远航;曾健英
    . 2012, 43(7): 4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IL-18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糖尿病组),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NA)31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I)26例、大量白蛋白尿组(MA)23例;正常对照组25例。应用ELISA法检测尿液NGAL、IL-18的浓度。并分别分析尿 NGAL/尿 Cr及尿 IL-18/尿Cr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尿Cr之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 (1)糖尿病患者尿 NGAL/尿Cr和尿 IL-18/尿Cr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其中MA组患者的尿 NGAL/尿Cr和尿 IL-18/尿Cr达到最高,与肾损害的严重程度相一致。(2)糖尿病患者尿 NGAL/尿 Cr和尿 IL-18/尿 Cr的水平均与ACR/尿Cr存在正相关,且尿 NGAL/尿Cr与ACR/尿 Cr的相关性更密切。结论 NGAL、IL-18可能参与了DN的形成与发展,NGAL、IL-18有望成为判断DN肾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 王瑞雪;姚远涛;沙卫红;吴 文;智喜梅;张伟杰
    . 2012, 43(7): 4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代谢及血管病变的特点,探讨T2DM和NAFLD对健康的综合影响。方法:将268例老年T2DM患者分为观察组102例(合并NAFLD)和对照组166例(无合并NAFLD),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血管影像学指标及临床并发症,同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BMI,HOMA-IR,糖化血红蛋白A1c(GHbA1c),ALT、HS-CRP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或厚于)对照组(P<0.05~P<0.01),冠状动脉狭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包括甘油三酯、GHbA1c和ALT。结论:T2DM合并NAFLD不只是简单的伴随现象,而涉及更严重的全身性代谢紊乱,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亦增高。
  • 吴素红;崔惠敏;刘远浩
    . 2012, 43(7): 4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注射液和口服药冲击治疗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58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300 ng/L,随机分为注射用骨化三醇冲击组(A组)和口服冲击组(B组)各29例,根据血iPTH水平确定骨化三醇的剂量,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iPTH、碱性磷酸酶(AKP)、血钙和血磷水平,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8、12周两组iPTH水平明显下降,A、B组iPTH达标率分别为41%、83%、97%和28%、66%、90%,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8、12时A、B组血清iPTH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血钙、磷水平变化不大,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静脉与口服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腹膜透析SHPT安全有效,但静脉冲击疗效更显著。
  • 邹小英;赵 倩;甘 敏
    . 2012, 43(7): 4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患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32例确诊的脑性瘫痪患儿的BAEP,分析其波形、波峰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及波幅比值等异常情况。结果:132例BAEP总异常率为83.3%(109/132),其中Ⅴ波异常103耳、Ⅲ波异常94耳、Ⅰ波异常38耳(包括重叠异常)。Ⅴ波反应阈值可疑异常31例(23.5%)、轻度异常51例(38.6%)、中度异常21例(15.9%)、重度异常6例(4.5%)。结论:脑瘫患儿BAEP异常率高,主要表现为中枢性听觉传导功能障碍,早期检测BAEP有助于其全面康复。
  • 李含秋;王西林;张敏玲
    . 2012, 43(7): 4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G196A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抑郁症及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53例抑郁症患者及180名正常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BDNF基因G196A多态性,采用连线测验A和B、言语流畅性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改良版(M-WCST)、汉诺塔测验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BDNF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比较携带不同等位基因或基因型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抑郁症患者BDNF基因A等位基因的频率(60.1%)高于对照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BDNF196A等位基因的抑郁症患者的各项认知功能测验的成绩与没有携带A等位基因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基因型分类比较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携带A/A型患者的WSCT分类数低于其它两种基因型携带者、WSCT持续错误数高于其它两种基因型携带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NF基因A等位基因是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A/A基因型的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损害更严重。
  • 苏卫军
    . 2012, 43(7): 4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保留钩突上中段的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该科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行鼻窦炎鼻息肉手术1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共134例,采用经典鼻内镜术式(钩突切除);实验组52例,采用经鼻内镜保留钩突上中段的改良术式。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实验组治愈47例(91%),对照组119例(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主观不适2例,对照组24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保留钩突中上段黏膜的鼻窦炎鼻息肉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吴伟彬;黄邵洪;张 健;廖洪映;李 昀;蔡松旺;陈惠国;王翠苹;李小军;谷力加
    . 2012, 43(7): 4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手汗症的学习曲线。方法:于电视胸腔镜下采用双侧T3~4交感神经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手足多汗症患者60例,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按手术先后时间将其分为A、B、C 3组各20例,对比各组手术时间、从辨别到切除神经节的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以手术时间、从辨别到切除神经节的时间为主要的学习曲线指标。结果:A组手术时间(76±17)min,显著长于B组的(50±11)min和C组的(48±11)min (P 均<0.01),A组辨别和切除神经节的时间(43±8)min比B组(33±7)min和C组(33±8)min长(P 均<0.01)。其余指标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约20例的手术实践,电视胸腔镜下行T3~T4交感神经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手足多汗症可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 廖万东;石双平;徐祝红
    . 2012, 43(7): 4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SLIPA喉罩用于静脉全身麻醉面颈部扩张皮肤修复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接受面颈部扩张皮肤修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T组)和SLIPA喉罩组(S组)。麻醉诱导后T组行气管插管术,S组置入SLIPA喉罩。观察记录T0、T1、T2、T3、T4、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T6、T7、T8的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值、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术后合并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心率、MAP、BIS在T2显著升高后渐渐恢复至T0水平;S组T2、T3、T4时MAP均低于T组(P<0.05),而两组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值及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各种合并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组(P均<0.05)。结论:SLIPA喉罩用于静脉全身麻醉面颈部扩张皮肤修复术,安全便利,合并症发生率低。
  • 卢和林;王贤彬;谢 吉;王志勇
    . 2012, 43(7): 4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85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其中行腹腔镜部分胆囊切除术45例(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7例(B组),中转开腹3例。比较A、B组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B组[(84±20) min对比(93±41) min;(54±30) ml对比(88±75) ml,P均<0. 05]。两组膈下脓肿发生率、右肝下留置引流管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胆道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 钟 锋
    . 2012, 43(7): 4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在双侧腹股沟疝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采用TAPP治疗53例成人双侧腹股沟疝患者,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52例手术成功,1例患者术后第4日行开放性手术取第1次手术旷置的疝内容物。手术时间85~154 min,中位时间105 min,术中出血5~65 ml,中位数14 ml,术后住院2~12 d,中位数3.9 d。术后出现尿潴留28%(15/53),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13%(7/53)。53例均无补片及切口感染、无异物感、顽固性疼痛等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3~72个月均未出现疝复发。结论:TAPP在腹股沟疝的诊断中具有特殊价值,在双侧腹股沟疝的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
  • 秦卫兵;杨 宁;王一峰;韦成厚;钟兴明;郑炜炜;韦相才
    . 2012, 43(7): 4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被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择71例URSA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IVIG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15例,IVIG治疗组56例接受国产IVIG 10 g,每3周1次,妊娠后每月接受国产IVIG 1次,直至妊娠26~30周。对照组则未予IVIG治疗。观察两组妊娠结局。流式细胞仪分析IVIG治疗前后妊娠成功者和失败者体内IFN-γ+CD4+ T细胞、IL-10+CD4+ T细胞和NK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结果:56例患者经IVIG治疗后,妊娠成功率为86%(48/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IVIG治疗组中,妊娠成功者体内IFN-γ+CD4+T细胞、CD56+CD16+NK细胞亚群比例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IL-10+CD4+T细胞、CD56+CD16-NK细胞亚群比例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1);而妊娠失败者IVIG治疗前后体内各细胞亚群比例无明显改变。结论:IVIG被动免疫治疗能调节URSA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应答,有利于维持妊娠。
  • 袁雪莲
    . 2012, 43(7): 4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三种不同镇痛方法对产妇泌乳及生理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30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100例。术后A 组采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B组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C组采用间断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观察3组产妇术后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初次泌乳时间、24 h哺乳次数、阴道出血量,以及子宫、胃肠道、泌尿道恢复时间,同时记录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组的产妇术后各时段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P <0.01); A、B组的产妇术后初乳时间及24 h哺乳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C组产妇初乳时间延迟,24 h哺乳次数明显少于A、B组(P <0.05); B组产妇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排尿时间均优于A组(P <0.05), C组产妇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排尿时间明显长于A、B组(P <0.05);三组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恢复和阴道流血情况,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后PCEA和 PCIA镇痛效果均优于间断肌内注射哌替啶,但PCIA镇痛后产妇的胃肠道和泌尿道功能恢复更快,更值得临床推广。
  • 朱建忠;徐 雪;梁颖茵;周香雪
    . 2012, 43(7): 4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包括予胞二磷胆碱(0.75 g/d)和阿司匹林0.1 g/d(或氯吡格雷75 mg/d),应用他汀类药物;有基础疾病者予相应的处理,包括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组地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200 m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表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总有效率等指标,随访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恢复期疗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3%(35/48),对照组总有效率52%(25/4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分别随访了45例和43例,此两组患者在入院时BI分值具可比性,出院3个月后两组的BI分值分别为87±12、62±15,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均无出现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异常者。结论: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 邓泽强;陈玉兰;吴荣辉;陈禄彪
    . 2012, 43(7): 4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水平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抗结核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15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及降糖治疗,观察血糖控制水平对患者抗肺结核治疗的影响。结果: 经规范治疗后,15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良好89例(58.9%) ,控制一般45例(29.8% ),控制不良17例(11.3% ) ;肺结核痊愈77例(51.0%),好转53例(35.1%),未愈21例(13.9%)。其中血糖控制良好者肺结核痊愈率、痰涂片阴转率、肺部病灶显著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均高于控制一般及控制不良者(P均< 0.05),其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控制不良者(P<0.05),而血糖控制一般者与控制不良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其血糖水平,血糖控制良好是该类患者抗结核治疗成功的关键。
  • 卢广明;苏永权;梁宝坚;戴奇山;韩兆冬;江福能
    . 2012, 43(7): 4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PRDX)Ⅲ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5例前列腺癌组织及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组织(BPH)中PRDXⅢ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PRDXⅢ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75例前列腺癌组织中PRDXⅢ免疫组化阴性5例(7%);弱阳性40例(53%);强阳性30例(40%),免疫组化评分为(3.28±0.03)分;70例BPH组织均为阴性,免疫组化评分为(1.03±0.02)分;两组免疫组化评分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RDXⅢ表达与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TNM分期和恶性程度分级有关。结论:PRDXⅢ在前列腺发展恶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反映肿瘤恶性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标记物。
  • 曾祥建
    . 2012, 43(7): 4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和呋塞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9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采用随机分为组1、组2和组3各30例。3组均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组1加服呋塞米,组2加服坦索罗辛,组3同时加服呋塞米和坦索罗辛。呋塞米20 mg,3次/日,坦索罗辛0.4 mg,1次/日,共服两周。比较各组疗效。结果:90例总排石率80%(72/90)。组1有21例(70%)排出结石,组2有23例(77%)排出结石,组3有28例(93%)排出结石,组1和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组2与组3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1排石时间为(10.3±0.3)d,组2为(10.5±0.4) d,组3为(5.0±0.2) d,组1和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组2与组3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1有5例(17%)发生肾绞痛,组2有6例(20%),组3有1例(3%),组1和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组2与组3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坦索罗辛和呋塞米合用疗效较好,且安全。
  • 梁志宏
    . 2012, 43(7): 4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心脏病(甲亢心)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 66例将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甲亢心患者,确诊后予常规甲亢治疗及针对心脏病症状的治疗,术前按阶段服用碘剂(Lugol’s液),术中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留置导尿管、测定中心静脉压、行心电监护、补液、注射地塞米松,术后控制补液量和静脉滴注速度、适当予镇静(痛)药、不再服用Lugol’s液、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观察甲亢心治愈情况。结果:78.8% (52/66)的患者获得治愈,围手术期无发生甲亢危象及死亡者。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甲亢心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及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 薛金红;陈 欣;李 霞;狄红彦
    . 2012, 43(7): 5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餐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可疑冠心病患者26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77例和非冠心病组91例。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两组空腹、餐后1 h及2 h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观察两组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冠心病组中糖耐量减低(IGT)和糖尿病者的比例(76.3%)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37.3%),P<0.01。冠心病组餐后1 h及2 h血糖及胰岛素均高于空腹时(P<0.01);非冠心病组餐后1 h血糖、餐后1 h及2 h胰岛素均高于空腹时,但餐后2 h血糖与空腹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1 h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冠心病组餐后2 h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或0.01)。冠心病组、非冠心病组的HOMA-IR及胰岛素抵抗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组高胰岛素血症者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的餐后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情况比非冠心病患者严重。
  • 胡志强;黄代营;张 兴
    . 2012, 43(7): 5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口腔癌术后选择颈阔肌肌皮瓣修复的适应证及修复效果。方法:应用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12例,其中下牙龈癌8例、舌癌3例、颊癌1例,观察修复结果。结果:1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大约1/5坏死,术后观察未见皮瓣挛缩,患者语言、舌运动、张口功能较满意,随访3~24个月,局部复发1例。结论:颈阔肌肌皮瓣血流丰富,邻近口腔颌面,质地良好,是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良好选择。
  • 金芮竹;赵 驰
    . 2012, 43(7): 5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吸引并结合冲洗处理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例大型颌骨囊性病变,行负压吸引并结合冲洗治疗。术后定期每月行X线检查,观察对比囊腔大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个月囊肿开始缩小,治疗后6个月囊腔比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且伴大量新骨形成。16例中除1例在全身麻醉下行囊肿刮治术外,其余15例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囊肿刮治术。结论:负压吸引术结合冲洗疗法可大幅减小囊腔的体积,促进病变周围新骨生成,减少了大型囊肿术后骨折的风险。
  • 谢钻玲
    . 2012, 43(7): 5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鲁衍强;芮欣忆
    . 2012, 43(7): 5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叶酸代谢与甲硫氨酸代谢中的一个关键酶,其基因位点多态性会导致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和甲基化水平降低,参与男性不育和女性习惯性流产的发生过程。该文就MTHFR的基因多态性与不孕不育症的相关性研究作一概述。
  • 肖月琼;周万兴
    . 2012, 43(7): 5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心室重构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内源性、特异性抑制因子,可抑制MMPs的活性,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近年来研究发现,TIMP-1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心室重构相关,本文就TIMP-1对心室重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邓爱民;宋丹丹
    . 2012, 43(7): 5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胰高血糖素发现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理化性质的特殊性,人们对其生理和药理性能的了解并不全面。目前其主要生理作用是在血糖稳态调节中对抗胰岛素,胰岛素缺乏和胰高血糖素抑制受损被称为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双激素异常假说”。然而胰高血糖素对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也是充满前景的研究领域,相关方向包括胰高血糖素抑制摄食、减轻体重、增强产热和能量消耗等。近期更有新研究采用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联合受体激动剂评估其在减重和改善糖耐量方面的药理作用。该文旨在回顾胰高血糖素在能量代谢方面的研究,为改善糖耐量和肥胖的药物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