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智能控释系统又称刺激-响应型药物控释系统,是近年药物剂型研究的热点,通过外加磁场、超声波、光等刺激,以及温度、酸碱度等控制,结合相应的高分子材料,达到药物的靶向、实时可控、定量定向给药。眼部的药物智能控释系统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主要仍为基于原位凝胶给药体系的控释系统,其他如磁场、超声、光等外加刺激控释系统仍在起步阶段。精准的靶向治疗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药物精准控释也是未来较为理想的给药方式。本文综述眼部的药物智能控释研究,为眼部给药研究提供参考。
血压变异性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血管重构密切相关,是高血压引起靶器官损害的主要因素,是独立于血压平均值之外的对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强预测因子。血管内皮细胞是高血压作用的靶器官之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高血压和血管老化的基础,其主要影响肾脏,导致肾血流动力学紊乱、血管内凝血激活和肾纤维化。该文将国内外血压变异性与肾脏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目的 构建小鼠过表达GJB1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建立一种小鼠肾脏过表达GJB1基因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PCR扩增制备小鼠GJB1基因片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GJB1基因的重组质粒,将携带小鼠GJB1基因的腺相关病毒(AAV)穿梭质粒与pAAV-RC、pHelper共转染AAV-293 细胞,通过选择培养基筛选出同源重组的阳性克隆获得rAAV。将30只成年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各6只(W1组、W2组、W3组、W4组及空白对照组),经尾静脉将rAAV注射到W1 ~ W4组小鼠体内,分别于注射后1周、2周、3周、4周取其心脏、肝脏、肾脏组织行PCR检测GJB1 mRNA的表达情况,并经石蜡包埋切片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x32的表达。结果 含GJB1基因的rAAV被成功构建。随着注射后时间的延长,小鼠肾脏组织GJB1基因转录及Cx32蛋白表达强度均逐渐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而其他器官(肝脏、心脏)GJB1基因表达未见明显增强(P均 > 0.05)。结论 采用rAAV技术可成功构建肾脏过表达GJB1基因的小鼠模型,这对深入研究GJB1基因在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评估以GJB1为治疗靶点的药物疗效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儿童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并分析12例被诊断为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且使用MMF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的资料。结果 12例的诊断分别为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8例,其中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 IgG相关疾病5例、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 1例、多发性硬化(MS) 1例、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1例,自身免疫性脑炎(AE,抗体阴性)2例,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1例,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1例。MMF起始剂量为0.25 g/d,维持剂量为0.25 ~ 0.5 g/d。每1 ~ 3个月定期随诊,根据临床症状和检验结果调整MMF的剂量。使用MMF前共复发39次,用药后8例患儿无复发,分别为MOG IgG相关疾病3例、AE 2例、MS 1例、CIDP 1例、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1例。4例患儿复发,分别为MOG IgG相关疾病2例、AQP4 IgG NMOSD 1例、OMS 1例。MMF治疗后年平均复发率较治疗前下降(中位数1.92次/年 vs. 0.00 次/年, P = 0.034)。MMF治疗前、后的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数3.00分 vs. 1.00分,P = 0.002)。治疗过程中2例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分别为结核潜伏感染和重症肺炎,个别患儿仅表现为轻度胃肠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MMF或可降低儿童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及AE的复发率以及改善神经功能障碍,MMF治疗仍有复发的OMS患儿需启动其他免疫治疗,MMF治疗有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RIP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的脑缺血保护作用。方法 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RIPC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常规血管内治疗,包括溶栓、补救性动脉溶栓、取栓支架或与药物溶栓联用以实现闭塞血管再通。RIPC组在血管内治疗术前于左下肢绑缚无创血压袖带,术中第一次球囊扩张或血栓抽吸而恢复血流后1 min内开始充气加压阻断左下肢血流,充气5 min,放气5 min,交替3个循环。比较2组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及NIHSS评分)、治疗前后凝血功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以及炎症因子IL-6、 CRP水平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提高,NIHSS评分均下降,且RIPC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2组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24 h和术后7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纤维蛋白原、IL-6、CRP水平在术后24 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RICP组术后7 d上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 RIPC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抑制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可能是潜在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法之一。
目的 探讨细胞缝隙连接(GJ)信号传递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建立HIR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HIRI组、HIRI+2-氨基乙基联苯基硼酸酯(2APB)组、HIRI+维甲酸(RA)组。HIRI+2APB组及HIRI+RA组在造模前腹腔注射2APB或RA。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生化检测血清ALT和AST评估肝功能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im、Bax、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肝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HIRI组相比,HIRI+RA组肝损伤及凋亡明显增加,Bim介导的凋亡蛋白表达增强(P均< 0.05);相反,HIRI+2APB组可显著减轻肝损伤及细胞凋亡,并减少Bim介导的凋亡蛋白表达(P均< 0.05)。结论 GJ传递伤害性信号可能在HIRI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 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神经轴突再生的影响规律。方法 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细胞形态及流式细胞学进行鉴定,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粒径及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鉴定。培养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及提取SD大鼠原代神经干细胞。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30 μg外泌体组及60 μg外泌体组。通过荧光标记大鼠外泌体观察靶细胞吞噬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C12细胞及神经干细胞轴突生长情况,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神经丝蛋白(NF-200)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形态及流式细胞学证实成功提取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透射电镜、粒径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查证实成功提取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外泌体可以被神经细胞摄取促进PC12细胞及神经干细胞轴突生长及轴突蛋白表达,并且这一促进作用随着外泌体量的增加而增强,3组PC12细胞及神经干细胞轴突长度及轴突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01)。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通过促进神经轴突再生进而发挥神经损伤修复作用。
目的 分析超声电导仪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效果,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20例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110例)和治疗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奶器排乳-红外线治疗-手法排乳”顺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吸奶器排乳-红外线治疗-超声电导仪治疗-手法排乳”顺序进行治疗,分析超声电导仪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效果。结果 2组基线特征包括年龄、发病时间、初/经产妇比例、乳房红肿范围、肿块大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降低绝对值分别为5.67±1.36和4.06±1.32 (P < 0.01)。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97.3% vs. 89.1%),疗程更短[(5.13±1.45)d vs.(3.24±1.23)d],哺乳率更高(95.5% vs. 85.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采用超声电导仪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总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及有效提高治疗后哺乳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目的 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颈IS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子宫颈ISMC的细胞学、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表达特点。以“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子宫颈肿瘤”及“病理诊断”为检索词(包括中英文),对2020年3月前发表在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该例女性患者50岁,因阴道排液、出血就诊,盆腔MRI示子宫颈局部肿物考虑子宫颈癌,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提示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18型阳性。病理活组织检查肿瘤呈乳头状增生并局部呈实性巢片状浸润性生长,细胞有异型性,核分裂像易见,胞浆透亮,可见黏液空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细胞角蛋白7(CK7)及P16弥漫强阳性,CK5/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MP3)部分阳性,P40、P63阴性,Ki67约90%阳性,黏液染色(阿尔新蓝染色)阳性,病理诊断为子宫颈ISMC。文献复习22例,多数病例中出现阴道流液、出血等症状,发病年龄29 ~ 66岁、中位年龄48岁,随访1.5 ~ 126个月,其中5例因疾病进展死亡,4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ISMC是组织学形态类似于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的浸润性癌,子宫颈ISMC非常罕见,正确识别及诊断子宫颈ISMC对临床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分析无创产前检测(NIPT)用于提示染色体非平衡易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介入性产前诊断一例母源性t(8; 22)非平衡易位胎儿,该例孕妇因NIPT结果提示8号染色体3472902-22994689区域存在长约19.52 Mb的片段重复,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及染色体核型G显带分析胎儿羊水,同时对胎儿父母外周血行染色体核型G显带分析,并以“t(8; 22)”为关键词在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 (CNKI) 数据库、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PubMed及迈特思创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对有详细源于亲代t(8; 22)非平衡易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结果 该例CMA显示胎儿在8p21.2-pter位置发生约 23.2 Mb的重复,涉及184个基因;22q13.31-qter位置发生约 5.9 Mb的缺失,涉及79个基因。胎儿羊水核型G显带分析结果为46,XN,der(22)t(8;22)(p21.2;q13.3)。母亲染色体核型为46,XX,t(8;22)(p21.2;q13.3)。父亲染色体核型结果正常,为46,XY,证实胎儿衍生22号染色体为母系遗传。经文献检索收集到2例国外患者发生源于亲代t(8; 22)非平衡易位病例,且均表现有智力迟钝,说话不清,发育异常等临床症状。结论 NIPT对胎儿非平衡易位染色体疾病筛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需进一步介入性产前诊断及结合父母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指导遗传咨询及再生育需求。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因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简易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组(观察A组)45例、小骨窗开颅手术组(观察B组)30例和传统骨瓣开颅手术组(对照组) 15例,比较3组手术效果、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及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A组、观察B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3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7、14、28 d观察A组、B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3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其中观察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观察B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 0.017)。结论 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可以达到传统手术相似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并减少各类并发症和再出血的发生,相较于小骨窗开颅手术,简易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安全性更高。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术后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因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手术并留置双J管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查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情况,先后使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输尿管镜术后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85例患者,其中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者49例(发生率17.2%)。结石阳性组中高尿酸血症、蛋白尿、尿红细胞阳性、尿白细胞阳性、尿结晶阳性和留置时间> 4周者所占比例均高于结石阴性组(P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OR = 2.198,P = 0.036)、蛋白尿(OR = 2.017,P = 0.029)和双J管留置时间> 4周(OR = 2.426,P = 0.015)是输尿管镜术后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尿酸血症、蛋白尿和留置时间延长是输尿管镜术后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中需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双J管附壁结石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目的 探究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和姜黄素组予以高脂高胆固醇食物10 ml/kg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建模成功后,姜黄素组每日给予姜黄素100 m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血清ALT、AST、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和脂肪酸合成酶(FAS)蛋白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沉默调节蛋白6(Sirt6)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组ALT、AST、TG、TC、SREBP和FAS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姜黄素组ALT、AST、TG、TC、SREBP和FAS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均< 0.05)。模型组Sirt6、p-AMPK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姜黄素组Sirt6、p-AMPK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均< 0.05)。结论 姜黄素可以减轻大鼠NALFD的脂肪沉积和肝损伤,可能与Sirt6、p-AMPK的表达上调相关。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 D3)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3例单纯型子宫增生内膜及45例子宫内膜癌(EMC)组织中Cyclin D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yclin D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间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Cyclin D3在EMC的阳性表达率增高(78% vs. 33%,P < 0.05)。在45例EMC组织中,有脏器转移者的Cyclin D3阳性表达率较高(P < 0.05);但Cyclin D3与病理分化级别、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均> 0.05),且Cyclin D3的阳性表达率与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均无关(P均> 0.05)。结论 Cyclin D3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EMC的发生和转移。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在肝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由抗体介导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血栓形成,少数可出现急性全身反应(如寒战、发热、呼吸困难) 或出血等,其致残率和病死率高达20% ~ 30%。该文报道了2例HIT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提示临床医师在使用肝素时应监测血小板水平,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神经内科少见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起病隐匿,如同时伴有蛋白S缺乏症则更罕见。该文报道2例家族性病例,其中例1女性患者为家族中的女儿、17岁;例2男性患者为例1的父亲、45岁,例2 CVST发病年龄为30岁。2例临床表现均为头痛伴恶心、呕吐,影像学检查均提示CVST,检测例1的蛋白S为21.3%、例2小于16%,给予抗凝药物联合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均诊断为蛋白S缺乏症合并CVST。临床上发现无明显诱因出现CVST的年轻患者,应考虑有无高凝血状态,有无先天遗传因素,同时需考虑易栓症可能,及时检测抗凝血酶Ⅲ、蛋白S和蛋白C活性、血小板聚集功能等,这对不明原因CVST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后腹膜卵黄囊瘤临床罕见,容易漏诊或误诊。该文报道了一例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后腹膜卵黄囊瘤的年轻女性患者,患者因腹胀1周入院,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卵巢来源恶性肿瘤可能,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肿瘤来源于后腹膜,双侧卵巢未见肿物,予后腹膜肿物切除术,并按卵黄囊瘤的治疗予依托泊苷150 mg、顺铂900 mg、博来霉素15 mg(BEP方案)静脉化学治疗,共化学治疗6次,第3次化学治疗后复查甲胎蛋白降至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肿物,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该例诊治过程提示,影像学检查结合甲胎蛋白检测有助于卵黄囊瘤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手术加辅助化学治疗对卵黄素瘤有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