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是2019年12月出现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新型传染病,并于短期内扩散到中国各地及其他多个国家,目前已被WHO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着疫情的发展,儿童2019-nCoV感染的肺炎病例逐渐增多,儿童病例临床表现欠典型、诊断难度大,特别是小年龄儿童存在医患沟通及家属陪护等难题,均给疫情期间儿科医护人员的防护及医患关系的处理带来严峻考验。在疫情期间加强儿科医护人员的防护培训、普及儿科医患沟通常识、进行及时恰当的心理干预,对于儿童2019-nCoV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大的临床实践意义。
出现于湖北省武汉市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已被中国列为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也已被WHO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泌尿系统疾病如BPH等多发于老年人,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性疾病且免疫力低,易成为2019-nCoV感染的肺炎高风险易感者。目前的临床数据显示2019-nCoV感染的肺炎病情危重者多为年龄>70岁患者。如何在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中加强医护患个人防护以避免交叉感染,如何及时筛查出疑似病例,以及在疑似或确诊病例需接受急诊手术时如何做好防护,是疫情防控期间泌尿外科医护人员在临床诊治中需注意的重要问题。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出现及迅速传播给人类健康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及挑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等是防控疫情一线科室,这些科室医护人员是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及ICU的主要力量。该文对2019-nCoV感染的肺炎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进行概述,介绍2019-nCoV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中的体会,重点描述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与救治患者、救治重症患者中的支持治疗与抗感染治疗,并提出相关建议。
有效的员工全员培训是防控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医疗机构传播的重要措施。该文介绍将医院员工按岗位性质不同分为临床科室主任护长,隔离病房、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医护人员,标本检测技术人员,其他医师、护理及医技人员,行政、后勤及辅助人员等5个类别,进行分层次、分批次、针对性强、覆盖全员的防护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与考核、实践技能培训与考核。培训由教官组人员按统一的培训标准,使用客观结构化多站的形式开展。
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骨骼也是一种“内分泌器官”,大量实验研究证明骨代谢相关激素及各种细胞因子的分泌不仅影响骨形成、骨吸收,参与骨重塑,同时也在调节糖代谢、协调新陈代谢、改善机体内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对骨折时多种骨调节因子、骨转换蛋白及细胞因子对骨骼修复及对糖代谢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新思路。
由SMPD1基因编码的酸性鞘磷脂酶不仅介导溶酶体代谢、参与膜结构的调节和信号转导,且对鞘磷脂转化为神经酰胺起关键作用。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分泌或细胞膜上脱落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异质膜囊泡。研究显示,酸性鞘磷脂酶及其下游代谢物神经酰胺与细胞外囊泡的分泌释放相关。如今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发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就SMPD1基因对细胞外囊泡生物发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目的 总结非创伤性婴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133例非创伤性颅内出血婴儿的相关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对出血部位数量与继发性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婴儿颅内出血的性别构成存在男性较女性多的特点;引起非创伤性婴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部分颅内出血患儿会出现继发性脑梗死,颅内出血部位数量与继发性脑梗死发生率无关(P均> 0.05)。结论 婴儿非创伤性颅内出血男性多于女性,最常见致病因素是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出血部位的数量与继发脑梗死无关。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肝癌抗原肽(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复合物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的增殖活性及表型的影响。方法 获取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2 h,贴壁细胞诱导分化DC,非贴壁细胞用于诱导培养CIK细胞,DC生长第7日开始负载HSP70(A组)、肝癌抗原肽(B组)、HSP70-肝癌抗原肽复合物(C组),另设单纯DC组(D组),流式细胞检测CD80、CD86的表达,体外构建HSP70-抗原肽复合物-DC瘤苗,并将其和CIK细胞按1∶10的比例混合培养5 d,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及CIK细胞膜表面分子表达。结果 HSP70-肝癌抗原肽复合物可促进DC成熟,DC表面分子CD86、CD80在C组表达均较D组高(P均< 0.01)。HSP70-肝癌抗原肽复合物-DC瘤苗可明显刺激CIK细胞的增殖。HSP70-肝癌抗原肽复合物-DC瘤苗与CIK共培养可使CIK细胞CD3 +CD8 +、CD3 +CD56 +的表达提高,与单纯培养CIK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HSP70-肝癌抗原肽复合物能提高DC表面分子CD80、CD86 等表达,诱导DC的成熟,HSP70-抗原肽复合物-DC瘤苗与CIK细胞共培养可明显增加CIK细胞的增殖活性,提高CIK细胞CD3 +CD8 +、CD3 +CD56 +的表达。
目的 探讨体外高浓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SCF)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后耐药谱的变化。方法 收集4株SCF敏感的临床铜绿假单胞菌以及1株实验室标准株,经过体外3.2倍最低抑菌浓度(MIC)的SCF诱导50代后,得到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SCF、美罗培南等12种抗菌药物对诱导耐药株的MIC,根据2017年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所(CLSI)M100-S29的药物敏感性标准对结果进行判定。利用实时定量PCR(RT-qPCR)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经过3.2倍 MIC的SCF诱导50代后,铜绿假单胞菌对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的MIC平均增加14.0倍,对抗假单胞菌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MIC平均增加9.0~16.0倍,对美罗培南的MIC至少增加4.0倍,但是对亚胺培南的MIC影响很小,对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MIC平均增加6.0倍,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MIC大多保持不变。RT-qPCR结果显示,SCF诱导后外排泵基因mexD表达升高,孔道蛋白OprD表达降低(P均< 0.05)。结论 SCF使用可引起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改变,诱导成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甚至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mexD的升高和孔道蛋白OprD的降低是体外SCF诱导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重要机制。临床使用SCF需要谨慎合理,以减少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产生。
目的 分析甘油磷酸脱氢酶1样抗原(GPD1L)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用包含79例肾透明细胞癌及10例肾脏正常组织的组织芯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组化)检测GPD1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运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包含GPD1L mRNA资料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相关资料。观察组织芯片中肾脏正常组织与肾透明细胞癌组织GPD1L蛋白的表达部位及表达强度,分析TCGA中肾脏正常组织与肾透明细胞癌组织GPD1L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按基因芯片或TCGA中肾透明细胞癌GPD1L蛋白或mRNA表达情况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分析肾透明细胞癌患者GDP1L蛋白或mRNA表达与临床特征及总体生存期(OS)的关系。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肾透明细胞癌患者OS的影响因素。结果 组织芯片中,GPD1L蛋白阳性染色呈棕黄色或褐色,在肾透明癌细胞与肾脏正常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的细胞胞质中,GPD1L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表达强度低于其在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强度(P < 0.001),GPD1L蛋白低表达组中病理分级高和临床分期晚者比例高于高表达组(P均< 0.05)。TCGA中,肾透明细胞癌组织GPD1L mRNA表达水平低于肾脏正常组织(P < 0.05),GPD1L mRNA低表达组中女性、病理分级高、临床分期晚、有转移、死亡者比例均高于高表达者(P均< 0.05), GPD1L mRNA低表达组OS低于高表达组(P < 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GPD1L mRNA表达水平、年龄、肿瘤转移为肾透明细胞癌OS的影响因素(P均< 0.05)。结论 GPD1L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密切相关,可考虑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目的 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他莫昔芬/托瑞米芬治疗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诊治的乳腺癌患者资料,筛选出服用他莫昔芬或托瑞米芬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前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随访记录患者出现的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和复发、转移及死亡情况,分析他莫昔芬和托瑞米芬的不良反应与无病生存率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74例(38.6%)乳腺癌患者在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潮热等更年期症状,其5年无病生存率比无出现更年期症状的乳腺癌患者低(P < 0.05);内分泌治疗有引起妇科症状的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较无出现该症状者有轻微提高趋势(98.9% vs 94.9%,P = 0.070);使用托瑞米芬的患者更年期症状较使用他莫昔芬患者更常见(44.5% vs 33.3%, P < 0.05),而前者5年无病生存率也较后者高(97.2% vs 90.0%,P < 0.05)。结论 绝经前ER/PR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SERM内分泌治疗引起的更年期症状与无病生存率的改善有相关性。托瑞米芬引起的更年期症状比他莫昔芬更常见。使用托瑞米芬者较使用他莫昔芬者临床获益更多。
目的 比较不同诱因所致慢性肝病急性加重(AE-CLD)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药物性肝损伤(药肝)诱发AE-CLD的药物类型分布。方法 收集AE-CLD患者病例资料并随访3个月内的全因死亡率,进行观察性的临床研究。结果 共收集301例AE-CLD患者,年龄(49.7±12.8)岁,男性患者235例(78.1%),慢性肝病基础以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为主(共占79.1%)。其中,药肝诱因组66例(药肝组,占21.9%),非药肝诱因组235例(非药肝组,占78.1%)。药肝组总胆红素、AST、AL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固醇、总胆汁酸、进展为慢性肝病加急性肝衰竭比例均高于非药肝组,且凝血功能更差,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随访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以及28 d、90 d的全因死亡率,提示药肝组均高于非药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药肝组中,肝损伤药物类型主要为中草药(占33.3%)、解热镇痛药(占31.8%),余为抗菌药物、调脂药、其他或未明药物。结论 药肝与非药肝因素所致AE-CLD的临床特征有所差异;与非药肝因素相比,药肝诱发AE-CLD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短期病死率更高、预后更差;药肝诱发AE-CLD的药物以中草药、解热镇痛药、抗菌药物及调脂药为主。
目的 探讨HBV前C(P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与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乙肝组)及2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对2组患者血清样本进行A1762T/G1764A、G1896A基因突变检测,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的年龄大于慢乙肝组,ALT、HBV DNA水平低于慢乙肝组,层粘连蛋白水平高于慢乙肝组(P均< 0.05)。肝硬化组患者A1762T/G1764A双位点突变发生率为78%,高于慢乙肝组的49%(P < 0.05);肝硬化组G1896A突变发生率为48%,慢乙肝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PC/BCP区A1762T/G1764A突变率高于慢乙肝患者,A1762T/G1764A突变可能参与慢乙肝发展至肝硬化的过程。
目的 评估药物和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助督任镜通针法联合超觉静坐训练对卒中后疲劳(PSF)的疗效。方法 将60例PS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小剂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西医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接受督任镜通针法及超觉静坐训练治疗,对照组接受普通取穴针炙。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主动运动时间及肺功能。结果 2组治疗后的FSS评分、NIHSS评分、主动运动时间及肺功能均优于治疗前(P均 < 0.05)。治疗组治疗后的FSS评分、NIHSS评分、主动运动时间及肺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均 < 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基础上,辅助督任镜通针法联合超觉静坐训练及小剂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有助于PSF患者的恢复。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及复杂心律失常治疗效果仍不明确。该文报道了1例52岁男性,因发现心率慢8年余,胸闷头晕3个月入院,诊断为DCM、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行植入型体内自动除颤器植入术,术后予β受体拮抗剂、ACEI、醛固酮拮抗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更换ACEI为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3个月,起始剂量为100 mg,每日2次,服药 3个月后患者LVEF从42%升至54%,N-端脑钠肽前体降低,6 min步行距离增加,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减少,说明起始剂量100 mg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DCM合并HFrEF及复杂心律失常安全,效果或优于ACEI类药物。
毗邻颗粒链菌可引起包括心内膜、骨髓、关节等不同部位的感染,因缺少统一的药物敏感度试验结果使其治疗变得困难。该文分析1例毗邻颗粒链菌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该例60岁男性患者入院后病情进展迅速,出现严重心力衰竭、脓毒血症休克、MODS,经抗感染、肾脏替代治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等积极治疗仍无效,于入ICU 60 h死亡,血培养回报结果为革兰阳性球菌、毗邻颗粒链菌,确诊为毗邻颗粒链菌败血症。文献分析显示,毗邻颗粒链菌普遍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美罗培南敏感。该文提示,毗邻颗粒链菌感染病情进展极为迅速,临床医师应加深对毗邻颗粒链菌的认识,提高对相关感染所致败血症的警惕。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但由于其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很容易被误诊。该文对1例重度脊柱侧弯术后并发SMAS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支持,即采用了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合支持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及营养状况,为严重脊柱侧弯术后发生的胃肠功能紊乱的营养治疗提供临床依据,该例提示重度脊柱侧弯术后合并SMAS的患者更适合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