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关于儿童哮喘缺乏诊断的金标准,对哮喘的过度诊断和诊断不足十分常见。因此,正确且早期识别儿童哮喘对于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改善预后显得至关重要。2021年4月,欧洲呼吸学会(ERS)发布了5 ~ 16岁儿童哮喘诊断的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主要针对5 ~ 16岁儿童哮喘的诊断问题提供循证证据及指导建议,现就该指南制定方法、诊断要点及推荐等作一浅析。
Wnt通路是一条高度保守的传导通路,Wnt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近年来,不少研究证明卵巢癌中存在异常激活的Wnt通路信号蛋白。该文复习了卵巢癌与Wnt通路相关的新近研究进展,对Wnt信号通路、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Wnt通路中潜在的卵巢癌治疗新靶点做一综述,旨在为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与美沙拉嗪在治疗小鼠结肠炎中的疗效差异性。方法 选取6 ~ 8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Control组、硫酸葡聚糖(DSS)组、DSS+美沙拉嗪组、DSS+二甲双胍组,每组8只。Control组小鼠自由饮用高压灭菌双蒸水,并每日予0.2 ml 磷酸盐缓冲液(PBS)灌胃。采用3%DSS诱导C57BL/6雄性小鼠结肠炎模型。DSS组小鼠自由饮用3%DSS溶液,每日予0.2 ml PBS灌胃,DSS+美沙拉嗪组、DSS+二甲双胍组自由饮用3%DSS溶液,予100 mg/(kg·d) 的美沙拉嗪或100 mg/(kg·d) 二甲双胍灌胃。评估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结肠长度、疾病活动指数、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肠道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与DSS组相比,DSS+二甲双胍与DSS+美沙拉嗪组均可降低小鼠结肠炎所致的体质量丢失、疾病活动度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肠道炎症因子表达水平(P均< 0.05),但DSS+二甲双胍组与DSS+美沙拉嗪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以减轻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其疗效不亚于美沙拉嗪。
目的 探讨血浆环状RNA_0002867(circ_0002867)对HBV相关性肝细胞癌(肝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分析已发表的测序结果,筛选在肝癌患者的组织和血浆中同时高表达的环状RNA,通过微滴数字PCR(ddPCR)检测35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肝癌组)及30例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血浆circ_0002867表达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circ_0002867、血清甲胎蛋白及两者联合对HBV相关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 在肝癌患者的组织和血浆中同时高表达的环状RNA中取交集筛选出circ_0002867行进一步验证。肝癌组血浆circ_0002867表达水平为(29.63±11.56)copies/ml,高于肝硬化组的(19.15±11.57)copies/ml(P < 0.001);血浆circ_0002867、血清甲胎蛋白及两者联合诊断HBV相关性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95% CI 0.600~0.828)、0.670 (95% CI 0.542~0.781)、0.810(95%CI 0.693~0.896),血浆circ_0002867和血清甲胎蛋白两者联合提高了血清甲胎蛋白诊断HBV相关性肝癌的效能(P < 0.05)。 结论 血浆circ_0002867联合血清甲胎蛋白对诊断HBV相关性肝癌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对二氯化钴(CoCl2)诱导的骨骼肌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分化的小鼠骨骼肌细胞系C2C12按不同干预方法分为4组,即对照组、 CoCl2组、 Res组、 CoCl2+Res组。观察免疫荧光染色后的细胞形态,统计肌管融合指数;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肌球蛋白重链(MyHC) mRNA水平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以及p62和Beclin1蛋白水平。结果 CoCl2诱导的缺氧损伤使肌细胞形态异常、肌管分化减少,与对照组比较,CoCl2组肌管融合指数降低(P < 0.001),MyHC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降低(P均 < 0.05),HIF-1α、BNIP3、Beclin1蛋白水平和LC3升高(P均 < 0.001),p62蛋白水平降低(P < 0.001)。加入Res处理后,细胞形态恢复,肌管分化增多;与CoCl2组比较,CoCl2+Res组肌管融合指数升高,MyHC亚型(Myh7、Myh2、Myh4)的mRNA和MyHC蛋白水平升高,HIF-1α、BNIP3和Beclin1蛋白水平降低,p62蛋白水平升高(P均 < 0.05)。结论 CoCl2诱导的缺氧可抑制MyHC表达,导致肌细胞分化和融合能力下降。Res可增强缺氧条件下成肌细胞的分化和融合能力,对肌细胞的损伤修复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HIF-1α/BNIP3信号通路诱导的自噬来促进肌细胞的损伤修复。
目的 阐明翼状胬肉伴发干眼时,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103例原发性翼状胬肉(76例胬肉伴干眼组、27例单纯胬肉组)为实验组,30例干眼者为干眼对照组以及30名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实验对象的基础分泌泪液10 μl、采用液相芯片测量泪液中6种细胞因子[(IL-6、IL-8、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量。结果 VEGF在胬肉伴干眼组升高,泪液中IL-6、IL-8、MMP-1、MMP-9在胬肉伴干眼组、单纯胬肉组中较正常人组表达升高,bFGF在胬肉伴干眼和单纯胬肉组较两个对照组均升高(P均< 0.05/6)。泪液IL-6表达量与干眼严重度呈正相关,泪液VEGF、bFGF、MMP-1和MMP-9浓度与胬肉活动性呈正相关(P均< 0.05)。讨论 干眼与翼状胬肉的致病性细胞因子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能是导致两者具有共同高发病率的原因和重要病理机制;及时控制眼表炎症可提高2种疾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个性化的改良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在二级医院腹部微创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在二级医院行腹部微创手术的10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传统的ERAS处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围术期采用个性化的改良ERAS处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较早、术后24 h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低、住院时间较短(P均< 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肠梗阻及术后低体温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 在二级医院运用个性化的改良ERAS方案,可减少腹部微创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估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临床预后及脑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6例合并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术后6 h 内aEEG数据。主要临床结局为患者离开ICU病房时的状态及转出ICU后1个月的脑功能预后[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评分(CPC)]。用Spearman 秩相关分析aEEG与GCS、APACHE Ⅱ评分之间及其与临床预后及脑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6例患者中男23例、女3例,年龄(59.4±8.61)岁;术前GCS 3分 7例,4 ~ 8分16例,9 ~ 15分3例;APACHE Ⅱ评分<15分11例,16 ~ 30分11例,>31分4例;aEEG正常(Ⅰ级)5例,中度异常(Ⅱ级)10例,重度异常(Ⅲ级)11例;存活18例,死亡8例,存活患者中脑功能预后良好(CPC 1 ~ 2分)6例,脑功能预后不良(CPC 3 ~ 4分)12例。存活组及死亡组术前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aEEG分级和术前GCS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脑功能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术前APACHE Ⅱ评分级别与G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aEEG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aEEG技术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合并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功能情况,对预测临床预后及评价脑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登革热患者心电图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02例登革热患者(登革热组)和同期30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心电图异常情况;进一步分析异常心电图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特点。结果 登革热组存在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比例(51.32%,155/302)高于对照组(31.00%,93/300)(P < 0.001);登革热组心电图异常发生频率高于对照组的有ST-T改变(27.81%,84/302)、窦性心动过缓(11.92%,36/302)(P均< 0.05);有46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治疗后复查了心电图,其中窦性心动过缓发生频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共36例,16例(44.44%)合并ST-T改变,高于无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25.56%,68/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登革热患者心电图异常较普遍,主要表现为ST-T改变、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是登革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和较显著的心电图特征,可能有助于诊断登革热。
目的 评估合并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慢性肾脏病(CK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后骨密度变化。方法 收集CKD血液透析后因合并SHPT接受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的33例患者(手术组)和37例单纯药物治疗的同类患者(药物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胸部CT扫描,以胸骨为测量位置,观察CT测量的骨钙积分变化,比较2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以及骨密度等数据,分析手术与否和骨密度变化的关系。结果 手术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以及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骨密度升高;药物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以及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控制了年龄因素后,手术与否和骨密度变化存在相关性(P < 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后出现SHPT的CKD患者实施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有助于改善其骨密度。
目的 研究血清维生素D与透明质酸水平对短肠综合征(SB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SBS患者为SBS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100名健康人为健康组。SBS患者经营养、肠康复、手术等方式治疗,随访1年观察患者预后并根据预后分为良好组、不良组。比较SBS组、健康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透明质酸水平;比较良好组、不良组血清25(OH)D3、透明质酸水平及其他SBS 1年预后可能影响因素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SBS 1年预后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3、透明质酸单独及联合对SBS 1年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SBS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健康组,透明质酸水平高于健康组(P均< 0.05);不良组残余小肠长度≤60 cm构成比、血清透明质酸水平高于良好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良好组(P <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3者均是SBS 1年预后影响因素(P均< 0.05)。ROC结果显示,血清25(OH)D3、透明质酸预测SBS 1年预后不良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5.74 μg/L、235.70 μg/L,单独及联合预测的AUC分别为0.825、0.763、0.855,两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血清透明质酸检测(P < 0.05)。结论 SBS患者中血清25(OH)D3水平异常降低、透明质酸水平异常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对SBS患者预后预测价值高于单独血清透明质酸检测。
目的 评估检测大肠肿瘤患者粪便中SEPT-9和微RNA(miRNA)-34b/c基因甲基化对大肠肿瘤筛查的临床性能。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使用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大肠肿瘤患者(大肠癌组35例、大肠腺瘤组47例)和正常对照人群(正常对照组52名)粪便中SEPT-9和miRNA-34b/c基因是否存在甲基化,来评估其筛查大肠肿瘤的性能。结果 大肠癌组SEPT-9和miRNA-34b/c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68.6%、71.4%,大肠腺瘤组分别为57.4%、63.8%,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6%、11.5%。3组的SEPT-9、miRNA-34b/c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SEPT-9 = 37.185,2miRNA-34b/c = 40.040,P均< 0.001),利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大肠癌组和大肠腺瘤组的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3组联合检测SEPT-9和miRNA-34b/c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为88.6%、76.6%、13.5%,大肠癌组和大肠腺瘤组联合检测的甲基化阳性率均高于SEPT-9单基因检测和miRNA-34b/c单基因检测(P均< 0.05)。结论 检测粪便中SEPT-9和miRNA-34b/c基因甲基化具有效好的大肠肿瘤筛查性能,或许可作为大规模人群筛查大肠肿瘤新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多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筛查的性能优于单基因。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入ICU时基线骨骼肌含量与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在ICU治疗时间≥48 h的危重患者79例,测量其入ICU时胸部CT第七胸椎(T7)水平横断面胸肌面积(PMA),分析PMA与90 d病死率、90 d内生存率、28 d内非ICU生存日数、28 d内无机械通气生存日数、ICU病死率、院内病死率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在校正性别、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 Charlson共病指数、血红蛋白等因素后,基线PMA较大患者90 d病死率更低,90 d内生存率更高,28 d内非ICU生存日数更多,院内病死率也更低,与基线PMA较小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危重患者入ICU时的基线骨骼肌含量可用于预测病情严重程度、需要体外生命支持和ICU治疗的时间和临床预后。
目的 研究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在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电子胎心监护(EFM)时对母儿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定期产检、单胎头位足月分娩且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EFM的117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选取使用分娩镇痛的232例产妇为镇痛组,未使用分娩镇痛的232例产妇为非镇痛组,比较2组产妇及新生儿近期结局。结果 镇痛组中产妇的产钳助产率为51.3%,新生儿住院率为13.8%,新生儿轻度酸血症发生率为53.4%,均高于非镇痛组,且住院时间也比非镇痛组延长(P均<0.05)。2组间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量、严重会阴裂伤、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重度酸血症、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新生儿ICU入住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第二产程可疑型EFM的类型包括频发早期减速、频发变异减速、持续胎心过速和延长减速,在镇痛组及非镇痛组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镇痛增加产钳助产及新生儿轻度酸血症的风险(OR分别为2.412、1.733,P均< 0.05),但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的风险(P > 0.05)。结论 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第二产程出现可疑型EFM时需对产妇积极处理,低浓度局部麻醉药物分娩镇痛不会增加母亲及新生儿的严重不良结局。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GYS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正常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系HBE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H661、NCI-H1299中GYS1 mRNA相对表达量。过表达NCI-H1299细胞的GYS1,构建GYS1过表达细胞模型,采用MTT增殖实验、EdU增殖实验评估细胞的增殖能力,应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估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661、NCI-H1299中GYS1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人正常支气管上皮样细胞HBE的表达水平(P均< 0.001)。NCI-H1299-GYS1过表达细胞的GYS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上调(P均< 0.001)。过表达GYS1促进了NCI-H1299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P均< 0.001)。结论 GYS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过表达GYS1促进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
目的 探讨老年人营养风险评分(GNRI)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感染指标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37例老年CAP住院患者,以GNRI 92分、CPIS 6分为界限,将患者分为GNRI < 92分、CPIS≥6分组(A组,61例),GNRI < 92分、CPIS < 6分组(B组,65例),GNRI≥92分、CPIS≥6分组(C组,54例),GNRI≥92分、CPIS < 6分组(D组,57例)。比较各组老年CAP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年龄、吸烟史及基础疾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入院时降钙素原(PCT)和CR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比GNRI+CPIS和GNRI+CPIS联合CRP+PCT对老年CA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4组老年CAP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存在基础疾病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4组的机械通气率、住院期间病死率、CRP、P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GNRI+CPIS联合评分预测老年CAP患者死亡风险的ROC AUC为0.805、灵敏度为0.975、特异度为0.847;GNRI+CPIS联合CRP+PCT预测老年CAP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ROC AUC为0.897,灵敏度为0.983,特异度为0.906;GNRI+CPIS联合CRP+PCT模型的预测价值高于GNRI+CPIS联合评分(P < 0.001)。结论 GNRI+CPIS联合CRP+PCT共同预测老年CAP住院期间病死率的价值高于GNRI+CPIS。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能治愈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方法,但移植难度大,移植失败后再次移植风险更大,如何改进预处理方案提高移植成功率尚无定论,该文报道了1例接受非血缘HLA全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原发排斥并接受二次移植成功患儿。该例患儿被确诊为Pesaron分度Ⅲ度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首次接受非血缘HLA全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移植失败,原发排斥,自身造血恢复后1年再次接受另一非血缘HLA全相合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二次移植前30 d予氟达拉滨联合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治疗,调整预处理方案,并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植入。二次移植后患儿获得稳定植入,完全脱离输血状态至35个月,发生肺炎1次,无其他并发症。该例治疗结果提示,移植前予氟达拉滨联合地塞米松抑制受者T淋巴细胞功能可促进植入。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辅助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造血重建,可以克服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原发排斥,促进二次移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