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5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2-08-15
  

  • 全选
    |
    述评
  • 唐弘, 杨明, 李洪
    新医学. 2022, 53(8): 541-5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身麻醉气管拔管过程中,吸痰、拔管的机械刺激不仅会引起患者呛咳、支气管痉挛等呼吸道反应,还会引起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血流动力学波动,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可用于降低气管拔管反应的发生率,包括使用阿片类药物、局部麻醉药和血管活性药等,还可使用喉罩、经皮穴位电刺激等方法。该文回顾了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拔管反应各种措施的研究进展。

  • 综述
  • 裘晨晖, 陈晔
    新医学. 2022, 53(8): 546-5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气道重构是指气道组织由于反复慢性炎症刺激损伤及不全性修复所导致的结构功能变化,多见于哮喘、COPD等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导致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流受限的重要原因。微RNA(miRNA)参与人体几乎所有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功能优异的基因调控因子。近年,研究者发现miRNA通过不同的通路和靶点影响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上皮细胞的增殖和黏附、成纤维细胞增生、气道血管生成、杯状细胞的分泌和气道炎症的发生,从而影响气道重构。该文就miRNA在气道重构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彭湾, 曹红
    新医学. 2022, 53(8): 551-5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HBV复制是CHB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高病毒载量是其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高危因素,抗病毒治疗在高病毒载量CHB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高病毒载量CHB患者存在病毒学应答率偏低的现象,其抗病毒治疗方案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文综述了高病毒载量CHB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 研究论著
  • 邱月, 董兰, 赵升, 秦曙光, 何凤
    新医学. 2022, 53(8): 555-5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筛选分析糖尿病肾病(DN)的差异表达基因(DEG),探讨IFN调节因子4(IRF4)在DN中的作用机制,为DN治疗寻找潜在的分子靶点。方法 经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下载GSE142025数据集[包含对照组9例与进展期DN(aDN)组21例],进行DEG筛选,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示DEG参与的分子生物学过程。使用String及Cytoscape软件可视化DEG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定量逆转录PCR(RT-qPCR)和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及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染色并进一步验证主要DEG在6例DN肾组织(DN组)和6例肿瘤切除术后癌旁正常肾组织(NC组) 中的表达。结果 GEO数据库筛选出1213个差异表达mRNA,其中684个上调、529个下调。GSEA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显示aDN组DEG在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Fcγ受体介导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信号通路、白细胞跨内皮迁移、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明显富集。DN组肾组织中IRF4、信号淋巴细胞活化分子6和IL-2受体α亚基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NC组肾组织(P均< 0.001),PAS及SP染色结果与RT-qPCR一致。结论 GSEA功能富集显示炎症相关通路活跃,而IRF4在DN组织中作为中枢基因表达上调,其可能参与高活跃炎症通路促进DN进展。

  • 王娜, 阚英, 王巍, 杨吉刚
    新医学. 2022, 53(8): 561-5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x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儿童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似骨转移瘤的152例患儿行全身骨显像、xSPECT/CT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比较和分析其xSPECT/CT和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以及核医学医师对2种方法的诊断信心,评估x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儿童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x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儿童骨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3%、91.5%、92.8%;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儿童骨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7%、85.1%、85.5%。x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能提高核医学医师诊断信心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2~5)分vs.3(2~4)分,P < 0.05]。结论 x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能有效提高对儿童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有助于早期明确患儿骨转移情况,从而进一步改善患儿预后。

  • 岳博宇, 黄国航, 解东风, 王海妹, 贺涓涓, 汤伟健, 姜丽
    新医学. 2022, 53(8): 565-5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动态干扰电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动态干扰电治疗,21例)与对照组(仅采用动态干扰电治疗,21例),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及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在不同随访时间点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均< 0.05)。观察组治疗结束时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及3个月时的HAMA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 除能缓解颈部疼痛及改善颈椎功能外,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动态干扰电还有助于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焦虑及睡眠质量。

  • 吕文, 钟源波, 徐建忠, 许四海, 单爱军, 王进
    新医学. 2022, 53(8): 570-5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脉搏波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在重症腹部外科患者容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重症腹部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方式对补液进行指导,研究组采取PiCCO监测对补液进行指导。比较2组的补液总量、尿量、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住院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T0)、治疗12 h(T1)、治疗24 h(T2)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乳酸、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补液总量、住院时间、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2组心率、OI水平组内比较T0>T1>T2,MAP组内比较T0<T1<T2(P均< 0.05)。2组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组内比较T0>T1>T2,ScvO2水平组内比较T0<T1<T2(P均< 0.05);研究组T1、T2时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cvO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在治疗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33%(P < 0.05)。结论 PiCCO监测可更好地指导重症腹部外科患者进行容量管理,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价值较高。

  • 刘建华, 张娜, 徐颖怡, 魏伟, 陈程, 谭永红
    新医学. 2022, 53(8): 575-5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婴幼儿颅内肿瘤切除术中大出血的影响因素,建立大出血风险评分模型。方法 收集278例择期行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患儿,根据术中失血量(BL)与估计血容量(EBV)的比值(BL/EBV),分为中小出血组(BL/EBV≤0.5)和大出血组(BL/EBV > 0.5),统计相关临床资料及出血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大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大出血风险评分模型。选取45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儿,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性能。结果 中小出血组患儿183例,大出血组患儿95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大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体质量 ≥12 kg、肿瘤直径≥4.5 cm,手术时间 ≥5 h(P均< 0.05)。设定肿瘤直径≥4.5 cm分值为5分,手术时间≥5 h为2分,计算患儿的总分值即为大出血风险评分,该模型在回顾性人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根据ROC曲线确定5分为是否大出血的临界值,灵敏度为66.8%,特异度为81.3%,准确率为71.0%;在前瞻性人群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8.6%、88.9%、87.0%。结论 颅内肿瘤切除术婴幼儿肿瘤直径≥4.5 cm、手术时间≥5 h是导致术中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大出血风险评分模型对婴幼儿颅内肿瘤术中大出血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 杨守东, 孙江连, 卢浩彬, 张卫星, 刘广科, 段晴光, 吴舟, 王坚, 廖惠花
    新医学. 2022, 53(8): 582-5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基底注水后经尿道逆行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EEB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60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2组,其中行膀胱癌基底注水后经尿道逆行EEBT患者30例(EEBT组),常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患者30例(TURBT组)。比较2组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术后肿瘤病理分级和分期及病理科医师对标本的满意度;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2组的肿瘤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单发或多发肿瘤比例、术前合并其他疾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EEBT组和 TURBT组在膀胱穿孔率、术后肿瘤病理分级、病理T分期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与TURBT组相比,EEBT组的手术时间长,但是患者术中失血少、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低,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病理科医师对标本的满意度较高,术后1年内肿瘤复发率较低(P均<0.05)。结论 与TURBT比较,采用基底注水后经尿道逆行EEBT治疗NMIBC,具有出血少、恢复快、肿瘤标本完整、1年内肿瘤复发率低等优势。

  • 李玲, 李萍, 崔金晖, 范建辉
    新医学. 2022, 53(8): 588-5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6~8周腹直肌分离(DRA)的影响。方法 收集1354例单胎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次数和方式对产妇分组随访,初产妇775例[顺产组(A1组)546例,剖宫产组(B1组)229例],第2次分娩产妇579例[第2次顺产组(A2组) 357例,第2次剖宫产组(B2组)222例]。所有产妇在产后6~8周均采用高频超声探头测量3个位点(脐上3 cm、脐部及脐下3 cm),计算腹直肌间距,比较2种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DRA的影响。结果 所有产妇在产后6~8周发生的DRA以脐部分离为主,其次为脐上3 cm和脐下3 cm。在初产妇或第2次分娩产妇中,剖宫产组产后DRA的发生率均高于顺产组(B1组92.1% vs. A1组77.6%,B2组95.5% vs. A2组90.8%,P均< 0.05),且在3个位点的腹直肌间距比较中B1组均大于A1组、B2组均大于A2组(P均< 0.001)。B2组3个位点的腹直肌间距均大于B1组(P 均< 0.001)。结论 剖宫产增加DRA的发生率; 剖宫产增大产后早期腹直肌间距。

  • 付锦娴, 余广超, 皮赛男, 陈友鹏
    新医学. 2022, 53(8): 592-5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共289株,分析其分布、分类特征及耐药情况。结果 28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4.05%,革兰阳性球菌占16.96%,真菌占8.30%。革兰阳性球菌中,多重耐药菌占55.10%;革兰阴性杆菌中,多重耐药菌占54.2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检出量排前3位的菌株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95株,32.87%)、肺炎克雷伯菌(40株,13.84%)、铜绿假单胞菌(34株,11.76%)。2019年肺炎克雷伯菌较2016年增长超过4倍。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尿液是主要的标本来源。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及血液内科成为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的主要科室。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效果较好;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及替加环素耐药性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及头孢吡肟耐药性较低。结论 综合性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经验性用药时需覆盖到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 梅妮, 田亮
    新医学. 2022, 53(8): 597-6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依替巴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接受依替巴肽注射液治疗的ICVD患者资料,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 血脂等指标;构建累计注射量与各指标的量效关系,通过正常指标值预测其有效累计剂量。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结果,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血脂等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P均< 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能被模拟成一元二次方程,R2均大于0.95;在凝血指标模拟中,除依替巴肽用量对凝血酶时间影响较小、无法被模拟出相应方程外,其余均能被模拟出一元二次方程,且R2均大于0.95。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等严重不良事件。患者治疗1周后NIHSS评分降低(P < 0.05)。结论 急性ICVD患者接受依替巴肽注射液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安全且有效。

  • 文清德, 邓秀梅, 曾讯, 杨群, 李叶青, 崔毅
    新医学. 2022, 53(8): 603-6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微孔多聚糖止血材料在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内镜下诊断为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25例(观察组),内镜下止血治疗方法为常规止血方法(机械止血、电凝止血)联合微孔多聚糖止血材料进行电动正压喷洒止血治疗,对比同期采用常规止血方法治疗的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25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5 min止血成功率、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和止血治疗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5 min止血成功率为100%,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0,止血治疗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5 min止血成功率为92%,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24%,止血治疗成功率为72%。观察组的止血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而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联合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材料的方法能够提高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下止血治疗成功率,降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是一种值得被推广、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 谢佳, 颜永毅, 龚辉成
    新医学. 2022, 53(8): 608-6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为进一步研究HPV介导NIP发病、复发及恶变机制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分型技术(HybriMax)检测NIP实验组(48例)及正常鼻黏膜对照组(20例)中HPV的感染率及其各亚型的表达情况。结果 NIP实验组组织标本中HPV总阳性率为64.58%(31/48),正常鼻黏膜对照组组织标本中HP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2.178,P < 0.01)。在31例HPV阳性标本中共检测出HPV病毒49株,含12个亚型,其中HPV6占4.08%(2/49)、HPV11占32.65%(16/49)、HPV16占12.24%(6/49)、HPV18占4.08%(2/49)、HPV33占4.08%(2/49)、HPV39占2.04%(1/49)、HPV44占10.20%(5/49)、HPV52占8.16%(4/49)、HPV53占2.04%(1/49)、HPV56占2.04%(1/49)、HPV58占16.30%(8/49)、HPV68占2.04%(1/49)。结论 HPV感染与NIP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国内NIP的发生发展可能与HPV11、16、44、58亚型有关。

  • 综合病例研究
  • 林娟, 陈奋华, 陈虹, 纪经智, 韦锦焕
    新医学. 2022, 53(8): 612-6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头痛、头晕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躯体症状之一,但其诊断无客观生物学指标,且儿童不能准确理解与描述头痛和头晕的性质,因此以头痛和(或)头晕为主诉的卵圆孔未闭(PFO)患儿易被误诊或漏诊。该文报道3例患儿,均以头痛和(或)头晕为主诉。例1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右心声学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确诊为无先兆型偏头痛合并PFO,接受卵圆孔封堵术后恢复良好。例2经右心声学造影、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确诊PFO,予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出院后仍有头晕,无明显头痛,未规律用药。例3经右心声学造影及 TCD发泡试验诊断为PFO,予口服阿司匹林片治疗,规律用药,症状未再发。对于表现为头痛和(或)头晕的患儿,在排除常见病因后,行右心声学造影及TCD发泡试验有助于早期发现PFO及相关异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毛相荧, 芮晓薇, 何慧, 施易辉, 戴金锋, 蔡利军
    新医学. 2022, 53(8): 616-6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作为胃黏膜癌前病变与胃癌密切相关。LGIN患者是否需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目前仍存在争议,该文报道1例同时性多原发早期胃癌患者,其中1处病灶多次病理活组织检查均为LGIN,2处病灶分次行ESD治疗,2次治疗间隔3个月,术后病理提示2处病灶均为腺癌且浸润深度均为黏膜下层(SM1),第2处病灶合并深在性囊性胃炎。该例为临床上胃内高度可疑但未能获得充分病理支持的早期病灶的内镜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张伟, 颜慧兰, 隋晓娜, 宋霜霜
    新医学. 2022, 53(8): 621-6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8.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可用于全身和(或)局部感染,包括软组织感染、细菌性败血症、骨关节感染、多重细菌感染,可疑感染部位存在的各种细菌感染,为烧伤与创面治疗常用抗炎药物,其不良反应常见有皮肤反应、胃肠道症状及过敏反应, 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或麻木等则极为罕见。结合该例病历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全身肌肉震颤伴麻木感的临床诊治进行总结报道,以期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同时提高对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