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53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2-09-15
  

  • 全选
    |
    述评
  • 王宇茹, 邹静雯, 王云, 袁博, 柏金秀
    新医学. 2022, 53(9): 625-6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缺铁性贫血(ID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贫血类型, 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机体铁缺乏, 导致血红蛋白合成水平下降而引起的贫血, IDA会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铁调素对铁代谢起负性调控作用, 近年的研究表明, 铁调素可作为IDA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指标之一。维生素D对铁调素有直接或间接的抑制作用, 维生素D缺乏是儿童贫血的常见诱因之一, 且其缺乏程度与贫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维生素D联合铁剂治疗对IDA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该文就目前关于铁调素及维生素D水平在儿童IDA中的相关性及两者在该病诊治中的意义进行介绍, 以期为儿童IDA的临床管理提供新的诊治思路。

  • 综述
  • 吴佳烟, 欧建平
    新医学. 2022, 53(9): 630-6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胚胎移植并不仅是简单的胚胎转移。一次成功有效的胚胎移植, 除了优质的胚胎、合适的宫腔环境, 移植本身的技术性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重视并掌握胚胎移植环节有助于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该文主要就胚胎移植过程的相关技术方法及临床技巧在改善妊娠结局中的作用进行讨论, 以期为临床实践者提供实用的参考建议。

  • 邓雨, 于思明, 陈瑞艳
    新医学. 2022, 53(9): 635-6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进步, 膳食结构多样化发展, 导致人体体内血尿酸水平居高不下, 使得高尿酸血症、痛风和代谢综合征等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西医降尿酸疗效显著但存在一定不良反应, 因此开发降尿酸的天然产物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车前子作为利水渗湿类中药, 是临床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常用中药之一,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主要化学成分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尿酸转运蛋白等机制降尿酸。该文对车前子化学成分和其降尿酸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 陈文现, 刘佳芹, 杨航, 周立霞
    新医学. 2022, 53(9): 639-6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率逐年上升, 是血液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之一, 目前MM仍不可治愈, 其中复发及耐药是亟需攻克的两大难题。目前已经明确核因子-κB(NF-κB)在MM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MM的发生发展及对MM治疗的耐药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微RNA(miR)对肿瘤的增殖、凋亡等有重要作用, 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发现MM中多种miR与NF-κB具有相互调节作用。该文主要阐述了与NF-κB相关的miR对MM发病机制及治疗的影响。

  • 研究论著
  • 陈松, 史键山
    新医学. 2022, 53(9): 643-6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对于急性重度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SVUGIB)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直接或补救介入治疗的48例ASVUGIB患者数据。按急诊介入原因分为直接介入治疗组(40例)及补救性介入治疗组(8例), 对经DSA明确造影剂外溢的直接出血征象患者行经皮经肝/经脾门静脉造影+曲张静脉栓塞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经DSA未发现明确出血征象的患者行经皮经肝/经脾门静脉造影+曲张静脉栓塞术, 术中视门静脉压力情况行经TIPS术;对于存在门-体异常分流道患者, 行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 TIPS, 治疗后随访6个月, 观察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 直接介入治疗组患者的出血病变血管检出率为78%, 治疗有效率为78%;7 d、30 d、3个月、6个月内再出血率分别为23%、45%、45%、45%;7 d内、30 d内、3个月内、6个月内病死率分别为15%、28%、28%、28%。补救性介入治疗组患者DSA出血病变血管检出率为6/8, 治疗有效率为6/8;7 d、30 d、3个月、6个月内再出血率分别为1/8、4/8、4/8、4/8;7 d内、30 d内、3个月内、6个月内病死率分别为1/8、3/8、3/8、3/8。介入治疗后患者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比治疗前好转(P均< 0.05), Child-Pugh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 0.05)。结论 ASVUGIB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 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介入栓塞治疗可作为存在胃镜治疗相对禁忌或胃镜治疗失败的ASVUGIB患者的治疗选择。

  • 石雯, 周抒
    新医学. 2022, 53(9): 649-6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稳定的宫腔粘连(IUA)病理性再生动物实验模型。方法 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5只。实验组通过自制2 mm直径刮匙分别对动情期大鼠的左、右侧子宫内膜进行轻度、重度机械损伤并设为轻度机械损伤组、重度机械损伤组;对照组大鼠开腹后不做子宫内膜损伤处理, 进行假手术对照。分别于术后0 h、24 h、72 h、5 d、7 d从每组随机选取3只大鼠取出双侧子宫行快速冰冻切片, 分别进行子宫内膜细胞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HCⅡ)、5-溴脱氧尿苷(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术后7 d不同大鼠内膜腺体情况以及术后不同时期不同机械损伤程度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炎性反应及子宫内膜组织增生修复变化。结果 轻度机械损伤组术后7 d可见少量红染含BrdU的细胞及蓝染的MHCⅡ细胞, 子宫内膜基本修复, 轻度炎症反应存在;重度机械损伤组术后7 d未见腺体或腺体数目极少, 未见明显红染含BrdU的细胞, 可见少许蓝染的MHCⅡ细胞、轻度炎症反应、内膜组织纤维化, 局部管腔闭合, 出现粘连。与对照组相比, 术后7 d大鼠子宫内膜腺体数目随着子宫内膜机械性受损伤程度增加而相应减少(P < 0.001)。结论 采用切开缝合子宫内膜机械损伤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IUA模型。大鼠子宫内膜轻度机械损伤后可以再生达到基本修复水平, 而重度机械损伤后子宫内膜组织无法达到基本修复, 且出现组织纤维化导致IUA。

  • 林正杰, 江诗海, 梁堂钊, 任建华, 何容涵, 胡瑛, 王昆, 朱蕾
    新医学. 2022, 53(9): 655-6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脂肪干细胞源性外泌体(ADSC-Exos)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瘢痕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ADSC-Exos组。采用CCK-8 法检测不同组别中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纤维化指标的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纤维化相关基因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在ADSC-Exos作用下, 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 纤维化相关指标水平降低(P均< 0.05)。瘢痕成纤维细胞在ADSC-Exos的作用下, Ⅰ、Ⅲ胶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mRNA表达下调(P均< 0.05)。结论 ADSC-Exos能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 林少英, 郑一帆, 叶莉, 洪华
    新医学. 2022, 53(9): 660-6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 收集脑梗死患者136例, 根据是否使用NJF治疗分为治疗组(66例)与对照组(7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0 d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2组患者偏瘫侧的下肢肌张力, Brunnstrom分期评定2组患者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 根据转移时所需帮助量的程度评定患者的转移能力(包括卧坐转移、坐站转移), Bobath法平衡功能评定患者平衡能力, Holden功能性步行量表评定患者步行能力。结果 治疗10 d后治疗组患者下肢高肌张力降低比例为21.2%, 高于对照组的1.4%(P < 0.001);治疗组患者坐站转移能力好转比例为47.0%, 高于对照组的27.1%(P < 0.05)。结论 NJF治疗有利于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的高肌张力, 使其趋于正常水平, 有助提高其坐站转移能力。

  • 李琼珍, 吴德华, 谭钢, 吴镜湘, 徐美英
    新医学. 2022, 53(9): 665-6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和IL-6、IL-10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 利多卡因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利多卡因组采用三阶段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负荷量(1.5 mg/kg持续输注5 min)、3 h维持量[2.3 mg /(kg·h)]和21 h维持量[0.8 mg /(kg·h)]。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替代利多卡因静脉输注。术前、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液检测血浆IL-6、IL-10的浓度。记录患者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 2组患者血浆IL-6和IL-10在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 h均明显增加(P均< 0.01)。与对照组比较, 利多卡因组手术结束时和术后24 h血浆IL-6和IL-10降低(P < 0.05或P < 0.01), 术后拔管时间缩短[(12.2±4.7) h vs. (15.9±3.6) h, P < 0.01]。与对照组比较, 利多卡因组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有减少趋势(10% vs. 24%),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降低患者心脏术后血浆炎性因子IL-6和IL-10水平, 缩短气管拔管时间和降低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趋势。

  • 杜胜利, 张大鹏, 贾增芹
    新医学. 2022, 53(9): 670-6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Elabel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体内Elabela的浓度, 通过获取临床血样和体外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来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 评估Elabela在大鼠心肌细胞(H9C2)中的表达和作用。结果 STEMI患者血浆中Elabela的浓度和经过氧化氢(H2O2)处理的H9C2细胞中Elabela表达均升高(P均< 0.001)。Elabela可降低H9C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活性氧阳性细胞数、乳酸脱氢酶水平和丙二醛水平;增加经H2O2处理的H9C2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Bcl-2表达(P均< 0.05)。特异性抑制剂α-银环蛇毒素对α7nAChR/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抵消了部分Elablela的保护作用。结论 Elabela通过激活α7nAChR/JAK2/STAT3信号通路改善H2O2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

  • 刘勇, 陆婉秋
    新医学. 2022, 53(9): 678-6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4种儿童哮喘相关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特征, 分析药物基因检测结果在指导哮喘患儿个体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为哮喘患儿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396例非急性发作期轻-中度哮喘患儿, 选取其中198例作为干预组, 采集口腔黏膜脱落细胞, 对IL-13基因R110Q(IL-13 R110Q)、IL-4基因-590C>T(IL-4-590C>T)、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R16G(ADRB2 R16G)和IgE高亲和力受体β链基因E237G(FcER1B E237G)4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及哮喘药物基因进行检测, 分析儿童哮喘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余198例未行4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及哮喘药物基因检测的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2组哮喘患儿均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 其中干预组根据哮喘药物基因检测结果选择相应的ICS类型, 随访3个月, 分别于入组时、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进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 评价个体化用药治疗疗效。结果 IL-13 R110Q位点AA、AG、GG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1%、40.4%、52.5%, IL-4-590C>T位点TT、CT、CC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4.3%、22.2%、3.5%, ADRB2 R16G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4.4%、38.4%、17.2%, FcER1B E237G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9.2%、26.8%、4.0%;治疗3个月干预组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 IL-13、IL-4、ADRB2及FcER1B基因多态性具有自身的分布特点, 患儿在根据药物基因检测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后哮喘可获改善。

  • 孙腾飞, 范克新, 韩俊岭
    新医学. 2022, 53(9): 683-6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中重度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肠道黏膜功能, 以及肠道黏膜功能与其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例老年中重度AECOPD住院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门诊随访的150例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为对照组, 对研究组进行肺部感染评分(CPIS), 评估2组患者的营养状态。采集2组患者血液标本, 检测并比较2组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BAP)、D-乳酸、脑钠肽(BNP) 水平以及血气分析指标, 并分析I-FBAP、D-乳酸与CPIS、BNP及血气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I-FBAP、D-乳酸、BNP水平和PaCO2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 其营养不良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P < 0.001), 而pH、PaO2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研究组I-FABP及D-乳酸均与PaO2呈负相关(P均< 0.05), 与营养不良、CPIS及BNP呈正相关(P均< 0.001);D-乳酸、I-FBAP与PaCO2及pH均无关(P均> 0.05)。结论 老年中重度AECOPD患者合并肠道黏膜损害, 且肠道黏膜损害指标D-乳酸及I-FBAP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临床上可考虑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 武佳薇, 张新玲, 吴双玉, 林欣, 曲恩泽
    新医学. 2022, 53(9): 687-6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评估健康未生育女性和产后女性的腹直肌间距, 探讨高频超声对于诊断产后女性腹直肌分离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50名健康无孕产史女性志愿者(未生育组)及167名产后女性(产后组), 使用高频线阵探头分别测量其在平躺状态下脐下3 cm、脐部以及脐上3 cm处的腹直肌间距。比较3组间3个位置的腹直肌间距。使用未生育组获得腹直肌间距正常值的第90、95、99百分位数作为诊断腹直肌分离的诊断界值, 观察不同诊断界值下产后组的发病率。结果 在平躺状态下, 未生育组在脐下3 cm、脐部以及脐上3 cm处的腹直肌间距测量值分别为0(0, 1.00)、11.00(7.00, 16.00)、6.00(2.00, 9.00) mm, 产后组则分别为4.00(0, 12.00)、27.00(20.00, 33.00)、23.00(17.00, 29.00)mm。2组的腹直肌间距在3个测量位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以未生育组3个位点腹直肌间距的第90、95、99百分位数为诊断界值, 产后组腹直肌分离的发病率分别为93.4%、85.6%和68.3%。结论 使用高频超声多点测量腹直肌间距对于诊断产后女性的腹直肌分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叶佳云, 陈雪贞, 廖雄宇, 覃丽君
    新医学. 2022, 53(9): 691-6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窦性心动过速与SCN10A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一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伴SCN10A基因变异家系的资料。以“窦性心动过速”“SCN10A”为检索词, 对以下数据库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根哥学术(GeenMedical)、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收集并分析检索到的SCN10A相关心脏疾病的文献资料。结果 患儿男, 12岁, 因剧烈运动后头晕、四肢乏力伴脸色苍白5年余, 发现心率增快2年余入院, 其父亲、姑母、胞姐均有“窦性心动过速”病史。患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20~130次/分)。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检测结果示其携带SCN10A及CACNA1S基因突变, 其胞姐基因变异位点一代测序显示相同的基因突变。检索文献共收集到5篇与SCN10A基因相关心脏疾病的文献, 提及SCN10A基因与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和多种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其中包括心房颤动、Brugada综合征、心力衰竭、心肌肥厚等。结论 SCN10A基因突变或与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相关, 这或能为其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 综合病例研究
  • 陈宗存, 蔡小艳, 赖舒畅, 王秋怡, 符茂雄
    新医学. 2022, 53(9): 696-6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肾小管酸中毒是一种肾小管-间质疾病, 是临床上少见的低钾血症的原因之一。目前原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小管酸中毒的相关报道较少。该文报道1例以反复多尿、四肢乏力10年, 再发1 d为主诉的34岁男性患者。该患者10年前出现夜尿多、低钾血症, 尿蛋白、血白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均无异常。5年前出现下肢水肿、尿蛋白阳性, 肾活组织检查示原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 d前再次出现下肢水肿、低钾血症, 尿酸化功能试验提示肾小管酸中毒, 予补钾、利尿、应用激素等治疗, 有效缓解了病情。该例提示原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可合并肾小管酸中毒, 应注意避免漏诊, 在处理肾小管酸中毒的同时及时给予激素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 许阡, 王祎祎, 张佟, 汪沙, 段华, 王金娟
    新医学. 2022, 53(9): 700-7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PD)是发生在盆腹腔的一种罕见的良性增殖性疾病, 多表现为平滑肌瘤结节弥散分布于盆腹腔腹膜、网膜、肠管、肠系膜、直肠子宫陷凹等位置。患者大多无明显特异性症状, 国内外多为个案报道。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 术后短时间内发生LPD的病例在国内外鲜有报道。该文报道1例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剔除术后5个月发生LPD的病例, 该患者短时间内LPD的结节生长至9 cm, 生长迅速, 极其罕见。该文通过文献复习LP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探讨其与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的关系, 总结该病例的诊疗经验。

  • 刘长欢, 江山, 李风舟
    新医学. 2022, 53(9): 705-7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253-9802.2022.09.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牙龈瘤是一种牙龈增生性疾病, 好发于尖牙及前磨牙区唇颊侧牙龈乳头,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较大的瘤体切除后常伴有角化龈变窄以及骨面、根面暴露等不良预后。该文报告在牙周黏膜科就诊的1例牙龈瘤患者, 在手术切除牙龈瘤的同时结合膜龈手术的基本原理, 使用冠向复位瓣覆盖暴露骨面及根面, 最大程度地避免感染、骨吸收、根面暴露、根面牙本质过敏症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并达到良好的软组织美学修复效果。就该病例的治疗过程而言, 冠向复位瓣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避免第二术区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