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创新式镜像疗法(MT)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 = 30)和对照组(n = 30)。干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创新式MT,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传统MT。在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腕和手部分(FMA-WH)以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的评定,比较2组康复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UE、FMA-WH、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均< 0.05。干预组的FMA-UE、FMA-WH、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00(25.75,57.25)分vs.24.00(9.75,51.50)分、12.00(1.75,14.75)分vs.0(0,12.50)分、24.50(13.00,28.75)分vs.13.00(4.75,21.00)分,P均< 0.05。干预组FMA-UE、FMA-WH、MBI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 与传统MT相比,创新式MT更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目的 评估利用MRI图像三维重建直肠癌患者盆腔自主神经以及周围器官在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重建组和对照组,重建组术前依照MRI三维重建结果制定手术方案,对照组按常规方式制定手术方案,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功能恢复相关指标。结果 重建的三维模型能个体化呈现患者盆腔自主神经以及周围器官分布关系。与对照组相比,重建组的手术时间缩短[(143.7±13.3)min vs.(151.5±12.1)min,P = 0.040)],失血量减少[(31.3±12.1)mL vs.(39.4±11.6) mL,P = 0.024)],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更优[(6.0±1.3)分 vs.(7.9±2.6)分,P = 0.003)]。此外,重建组的术后拔除尿管时间较对照组短[2.0(2.0,2.0)d vs.3.5(3.0,4.0)d,P < 0.001]。结论 基于MRI的盆腔自主神经三维重建能准确呈现盆腔自主神经及器官的解剖关系,提高了D3根治术的效率和安全性,可为术者制定精细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目的 探究硝西泮能否通过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加RigiScan夜间阴茎肿胀和硬度(NPTR)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所有参与者均连续监测两晚NPTR。在试验1中,125名正常志愿者被随机分至对照组(n = 68)和试验组(n = 57),于第2晚NPTR检测睡前分别予口服安慰剂或10 mg硝西泮,观察硝西泮对正常人群NPTR检测结果的影响。在试验2中,128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被随机分至对照组(n = 64)和试验组(n = 64),在NPTR检测前分别服用安慰剂或10 mg硝西泮,观察硝西泮对NPTR检测参数值[包括尖端冠状沟(tip)和阴茎底部(base)的有效勃起次数(EEE)、总勃起时间(TED)、勃起硬度≥60%的勃起持续时间(D60)、平均勃起硬度(AER)、平均勃起胀大周长(AET)、勃起硬度活动单位(RAU)和勃起胀大活动单位(TAU)]和检测结果正常率的影响。结果 在试验1中,对照组和试验组第2晚的NPTR所有参数检测结果及正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的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问卷(RCSQ)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01)。在试验2中,对照组第1晚的NPTR参数值(D60tip、D60base、AERbase、RAUtip、TAUtip)均低于第2晚(P < 0.05),组内两晚检测结果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2% vs.78.1%,P = 0.065);试验组除了AETtip值[7.85(6.83,8.98) cm vs. 8.10(7.50,8.90) cm,P = 0.014],两晚的其他参数检测结果及检测正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显示,试验组第1晚参数值(EEE、D60tip、RAUtip以及TAUtip)及第2晚参数值(EEE、D60tip、D60base、TED、RAUtip、RAUbase、TAUtip以及TAUbase)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2组第1晚的NPTR检测结果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2% vs. 65.6%,P = 0.852),而第2晚试验组的NPTR检测结果正常率低于对照组(78.1% vs. 57.8%,P = 0.014);试验组两晚的RCS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第1晚评分均低于第2晚评分(P均< 0.05)。结论 NPTR检测存在“首夜效应”。硝西泮会明显抑制夜间阴茎勃起,不能通过改善睡眠质量消除“首夜效应”的影响,反而增加NPTR检测的假阴性率。对于睡眠正常者行NPTR检测时应避免使用硝西泮;而对于睡眠障碍或者难以入眠的患者,可权衡对患者的利弊后使用硝西泮。
目的 明确海藻希瓦菌(S.algae)对小鼠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探讨其对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24只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组、AOM/DSS+S.algae组。比较各组小鼠的生存状态和结直肠腺瘤情况。取AOM/DSS组、AOM/DSS+S.algae组小鼠结直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其免疫相关通路、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变化。结果 与AOM/DSS组相比,AOM/DSS+S.algae组小鼠体质量、存活率均下降,血便情况加重,生存状态较差、结直肠长度缩短(P均< 0.05),平均腺瘤数量及大小增多(P均< 0.05)。与AOM/DSS组相比,AOM/DSS+S.algae组炎症反应增强(P < 0.05),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IL)-2、IL-6、IL-12、IL-17、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P均< 0.05)和IL-1β的产生呈上升趋势,抑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P均< 0.05)和转化生长因子β呈抑制趋势,初始B细胞和效应B细胞(P < 0.05)呈增多趋势,且激活小鼠体内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结论 S.algae可能通过激活免疫信号(如活化B细胞和激活NF-κB通路),形成促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而促进结直肠腺瘤发展。
目的 分析异常感觉反应模式对幼儿自发性共同注意(IJA)能力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早期发展机制。方法 随访40例12月龄幼儿并在24月龄时根据临床诊断分为ASD组、发育迟缓(D/D)组与正常发育(TD)组,使用《幼儿感觉处理能力剖析量表第二版》(TSP-2)评估幼儿感觉反应异常程度,对互动视频进行编码以评估IJA能力,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幼儿感觉反应异常与IJA能力的关系。结果 ASD幼儿12月龄的感觉寻求和感觉迟钝分数以及24月龄的感觉寻求分数与IJA频率呈负相关(rs=-0.735,P = 0.015;rs=-0.635,P =0.048; rs=-0.680,P = 0.030),12月龄感觉敏感和感觉回避分数与24月龄IJA频率的发展呈正相关(rp= 0.674,P = 0.047;rp= 0.818,P = 0.007)。结论 ASD幼儿更高的感觉寻求和感觉迟钝水平会影响当前的IJA能力,而更高的感觉敏感和感觉回避水平则预测IJA能力有更好的发展趋势。
目的 探讨宫内高血糖暴露对新生儿脐带血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112例产妇及其新生儿,根据孕期血糖情况分为宫内高血糖暴露组(55例)和无宫内高血糖暴露组(57例),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时脐带血中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差异。随访1年,比较2组婴儿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婴幼儿喘息等的发生率,分析宫内高血糖对新生儿免疫力及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结果 2组新生儿脐带血IL-1β、IL-2、IL-6、IL-8、IL-10、IL-12、TNF-α质量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宫内高血糖暴露组新生儿脐带血IL-4质量浓度为(30.180±8.648)pg/mL,高于无宫内高血糖暴露组的(22.500±10.100)pg/mL(P < 0.05);随访1年,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率(34.7%)有高于无宫内高血糖暴露组(24.0%)的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宫内高血糖暴露对新生儿脐带血细胞因子IL-4质量浓度有一定影响,这或许能为今后过敏性疾病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目的 分析单侧重度肾积水患者解除梗阻后肾功能恢复不佳的影响因素,为预测肾功能恢复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至2022年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55例单侧重度肾积水且肾小球滤过率(GFR)<10 mL/min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临时解除梗阻,根据肾功能的恢复情况分为肾功能恢复组和肾功能未恢复组,收集并分析解除梗阻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55例重度肾积水行经皮肾造瘘解除梗阻后,30例(54.5%)肾功能恢复,25例(45.5%)肾功能恢复不佳。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的性别、患肾侧别、BMI、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造瘘前肾小球滤过率(GFR)、患肾尿液pH值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的年龄、肾实质厚度、患肾GFR与总GFR比值、肾积水感染状态以及造瘘后患肾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造瘘前患肾GFR与总GFR比值(OR=0.24,95%CI 0.06~0.98)和造瘘后患肾尿量(OR=0.04,95%CI 0.01~0.25)为造瘘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论 GFR<10 mL/min的单侧重度肾积水使用经皮肾造瘘临时解除梗阻后,部分患者的肾功能可恢复;造瘘前患肾GFR与总GFR比值<10%和造瘘后患肾尿量<400 mL/d为患肾功能恢复不佳的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肾造瘘前的GFR与总GFR值和尿量预测患肾功能的恢复情况。
目的 汉化双相障碍心理弹性量表(RBD),并探讨其在我国双相障碍患者中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Brislin回译模型对RBD进行翻译和回译,并进行文化调试,形成中文版RBD。调查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市两所三甲医院精神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双相障碍患者233例,评价该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RBD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6.68%;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提示模型拟合度较好(卡方自由度比=2.84,近似误差均方根=0.078、残差均方根=0.049、拟合优度指数=0.913、增量拟合指数=0.906、Tucker-Lewis指数=0.935);归纳量表的4个维度分别为自我管理、转折、自我照顾和人际支持,以上共23个条目,另有2个独立计分条目。以中文版康纳-戴维森弹性量表为效标,效标关联效度为0.559(P < 0.001)。中文版RBD条目水平、量表水平及全体一致性的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分别为0.800~1.000、0.987和0.913。总体Cronbach’s α为0.952,各维度的Cronbach’s α为0.847~0.894;折半信度为0.822(P < 0.001)。结论 中文版RBD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中国双相障碍患者心理弹性的评估。
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其主要通过与特定受体结合并激活相应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在免疫调控以及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迄今为止,基于抗体的细胞因子和(或)细胞因子受体的靶向阻断在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但其高昂的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适配体又称化学抗体,是体外合成并经人工筛选获得的、能与诸多靶标分子特异并高亲和结合的寡核苷酸片段。与抗体相比,适配体有着成本低廉、低免疫原性和易于修饰等诸多优势。因此,功能化适配体在免疫性疾病靶向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文章综述了在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8种细胞因子[IL-1α、IL-6、IL-17、TNF-α、转化生长因子- β、IFN-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IFN-α诱导蛋白10]相关的特异性适配体的化学修饰及其在免疫和免疫相关性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就未来适配体药物在临床特定免疫性疾病的精准靶向治疗中的潜在应用进行展望。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特征是脂质的沉积及发生相关的炎性反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是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病理原因。因此,易损斑块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尽管临床上已开发出多种针对易损斑块的诊疗方法,但其导致的急性临床事件仍居高不下,而纳米颗粒在这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纳米颗粒在影像学中应用广泛,因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可以高效标记组织和细胞以检测疾病状态;金属纳米颗粒能实现高分辨率成像;还可用作药物递送载体,提高治疗效果。文章回顾了纳米颗粒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靶向诊断的研究进展,探讨纳米颗粒在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以及向临床转化的挑战与机遇。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是一种成年起病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大部分LADA患者在发病初期易被误诊为1型或2型糖尿病。对LADA患者进行非标准化的管理不利于保护其残余胰岛β细胞功能,而且会增加早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病死率。文章从基因、转录、蛋白质、代谢组学、炎症等方面综述可能预测LADA的生物学标志物,旨在为早期识别并诊断LADA,以及延缓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提供参考。
肝细胞癌(HCC)患者长期生存率不佳,药物疗效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N6-甲基腺嘌呤(m6A)修饰是真核生物RNA中最丰富的修饰,可通过调节与癌症相关的生物学功能来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及药物疗效。然而,m6A修饰在HCC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文章通过m6A修饰过程的3种调节成员(甲基转移酶、去甲基转移酶和结合蛋白)来论述其在HCC药物治疗中发挥的生物学作用,进而提出m6A修饰调节成员可作为HCC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具有成为治疗靶点的潜力,为HCC精准医疗提供新的见解。